一、构建流动党员教育网络
为全面掌握全乡流动党员情况,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该乡扎实开展了流动党员的排查工作。对流出党员,结合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基层党员干部活动,一方面通过询问各村的老党员、困难党员和基层党员干部,间接获得外出流动党员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主动走访慰问已返乡的外出流动党员,直接获得他们的动态情况。对流入党员,采用“组织找他”和“他找组织”两种方式进行排查。对在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打工或散居在各村的外来流动党员,采取“组织找他”的工作方式,依靠“一线一办一队伍”的力量进行排查,即抓住公安局这条主线,依靠综治办,各乡镇、社区对暂住人口的清查活动,逐一寻找、核实。对在建立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打工的外来流动党员,采取“他找组织”的方式进行排查,具体是由流动党员本人向单位管理员或政工负责人亮出身份,经单位党组织初步核实后报乡镇党委。在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建立流动党员台帐的基础上,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流动党员信息库收录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入流出时间、流动地点、从事职业、联系方式、参加党组织活动情况等。
二、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站点
在对全乡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中湖乡党委根据外出务工人员地域分布特点,前往广浙等地探索成立了粤闵片、江浙片流动党支部。各流动党支部就是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站点。各流动党员教育站点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上级党(工)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政策规定,认真做好流动党员日常服务管理工作;(2)接收家乡来的流动党员,做好流动党员身份的确认和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3)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并将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情况反馈给乡党委;(4)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具体困难,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党员服务承诺活动;(5)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学习。
三、健全流动党员教育措施
由于外出的流动党员多为年轻务工人员,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强,在外出申报时,不仅登记基本的电话联系方式,而且要求完善QQ号、email等网络联系方式,方便经常联系。每年年初,乡党委将年度学习计划及学习资料通过网络传给流出党员,并要求定期汇报并开展学习成果测验,学习成绩将作为农村党员量化考核重要参考依据,各流动党员教育站点对流动党员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反馈。除此之外,还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中湖乡针对流动党员的不同情况,实施结对帮教。为思想存在波动、创争意识不强的流动党员指派“辅导员”,促进他们进位争先;为下岗失业或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指派“帮扶员”,重点送信息、送政策、送技术;为突发变故的流动党员指派“救助员”,通过心理疏导、联系帮扶等方式,让他们重拾信心。
来源:红网
作者:姚铤
编辑:闵美颖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