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和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
2013-01-28 15:43:12 字号:

  [摘要]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有两个基本课题:一是怎样正确看待邓小平的历史贡献;二是如何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设民主法制社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天才构想和成功实践;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结合新的实际,对邓小平一直在探讨,反复求证、不断丰富完善的一些理论观点,和他已经破了题,但当时实践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还不能够展开充分论述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包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共同富裕理论、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的理论、小康社会理论,等等。

  [关键词]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历史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在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矛盾凸显期的今天,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有两个基本课题:一是怎样正确看待邓小平的历史贡献;二是如何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这是现实社会的发展对理论研究的客观需求,实质是怎样看待今天的中国社会和如何认识、解决现实社会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说到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场与方法问题。我谨谈谈个人的一管之见。

  关于邓小平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究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人们有不同的感受和评论。我以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贡献是前无古人的。之所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独立、富强、民主、统一,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富强、民主、统一变成了生动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是近代以来中国三次伟大变革的集大成者。通过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的一个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要不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这个问题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认识是受错误理论支配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指导下,“文化大革命”10年内乱,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非常贫困。所以,邓小平开创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入手的。20世纪70年代末,他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发动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带领全党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重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最鲜明的特点。在邓小平的领导下,这场激荡风云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这个进程中,邓小平完成了对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对时代特征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新判断,及时调整外交政策,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对基本国情作出新概括,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论断,要求改革开放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第三,制定“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绘制了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宏伟蓝图。

  第四,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要求改革开放要抓住机遇,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第五,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为确立改革开放目标模式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要求解决好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

  第六,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提倡“不争论”原则,鼓励改革开放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第七,提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求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八,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开放必须遵循的目标和原则。

  第九,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邓小平的这些设计,初步回答了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基本国情、目标、任务、步骤、布局、方法、原则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改革开放前进的科学轨道。他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只要不带偏见,任何人都不会质疑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仅仅30多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亿人民总体上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盛世都不可比拟的。

  (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设民主法制社会

  有人说,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其实,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破题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的“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等重要观点(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6页。),为改革开放廓清了道路。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经济体制改革还处在自下而上的试验阶段时,政治体制改革就已经在邓小平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从反对个人崇拜,发扬党内民主,恢复和建立民主集中制到精简机构、制定规章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民主法制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步子相当大,改革的措施也非常多。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指导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1982年,新宪法、新党章修订通过,“文化大革命”结束时那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混乱状态得到根本扭转。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邓小平力主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强调“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提出了要实行党政分开等一系列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改革开放的各项成果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中国,封建专制实行了两千多年,民主制度建立还不到一百年。因此,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带头实行干部退休制度,是邓小平践行他倡导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

{Ky:PAGE}

  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的一个重大决策。这项改革实行起来颇具难度,正如邓小平所说:“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的形成,同封建主义的影响有一定关系,同我们党一直没有妥善的退休解职办法也有关系。”(《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1页。)所以,1980年邓小平在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时,对肃清封建主义影响的问题作出专门论述。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设立顾问委员会作为过渡形式逐步解决高级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他出任第一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即意在从他做起开退休先例。翻开《邓小平文选》,他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退休”,但他始终未能如愿。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三个月后,邓小平约见江泽民等中央负责同志,开宗明义:“今天主要是商量我退休的时间和方式。”他说:“我过去多次讲,可能我最后的作用是带头建立退休制度。”“退休成为一种制度,领导层变更调动也就比较容易。这个事情就这样定下来吧。”(《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5、316页。)当天,邓小平又致信中央政治局,郑重提出退休请求,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这个问题我们党以前没有解决好,留下了很多教训。邓小平从自己做起,开了好头,为彻底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正常化作出了表率。这是他的一个重要贡献。

  1994年,邓小平在他90岁的时候,还作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他发现自己的思维开始迟钝之后,郑重地说,一个国家老态龙钟,形象不好,以后国家的事情我不过问了。从那天起,邓小平就不再发表任何意见了。我以为,这也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

  (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天才构想和成功实践

  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历史上的统一,只有武力征服一种手段,都是以惨烈的牺牲和巨大的破坏为代价的。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天才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邓小平的伟大创造。

  “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1983年,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系统地阐释了“一国两制”方针。他说:“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0页。)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新主张,为打破几十年海峡两岸敌对状态,实现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源于解决台湾问题,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会谈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接触,始于1979年。1982年9月,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来华访问,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继续保持对香港的统治。“铁娘子”没有想到,在与邓小平的会谈中,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她便输给了有“钢铁公司”之誉的邓小平。

  首先,针对撒切尔夫人关于英国侵占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即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1898年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仍然有效的观点,邓小平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这是中英两国进行谈判的前提。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第二,针对撒切尔夫人提出只有英国的统治才能保持香港的繁荣,希望以主权换治权的观点,邓小平指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这就是“一国两制”的政策。

  第三,针对撒切尔夫人关于中国如果宣布收回香港,“将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的威胁,邓小平回答:“中国政府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14页。)

  通过这次会谈,中英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回归遂成定局。中英两国获得了双赢。

  正是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20世纪末,分离了一个半世纪的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之后,对峙了几十年的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岸实现了“三通”。祖国统一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生事物,体现了邓小平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创造力。它从构想成为现实,开创了曾经被认为是两种不可调和的政治制度在一个国家内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发展的先河,也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

  (四)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就是他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者、理论家。他一生务实,他的著作也没有长篇宏论,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旁征博引的资料和冗长的逻辑分析。他在编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时说:这本书“其中讲到的事都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5页。)。邓小平理论正是从他领导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朴实无华,不用诠释,人人看得懂,但他的思想却有着巨大的穿透力,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其实,邓小平是一位高明的思想者和理论家,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经典之作。

  从1978年到1992年,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两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为标志,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新内容,使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若干个“第一次”的新观点、新结论。这就是: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一次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一场新的革命;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技进步、教育优先为基础;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明确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不是区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标志;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第一次提出一个国家可以实行两种制度,并以此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等。邓小平理论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思想、新观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作出了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同时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注入了生机与活力。20世纪,社会主义从全面崛起到陷入低潮,遭受了严重挫折。邓小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证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失败,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

  评价一个人物,主要应看他比前人多做了什么。我个人认为,邓小平的四大历史贡献是前无古人的。

  关于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

  现在研究邓小平理论,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后,还要不要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二是现在研究邓小平理论,应该重点研究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好回答。因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性理论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多长,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就有多长。邓小平理论是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个基本命题不变,它就不会过时,就需要我们去联系新的实际不断深化对这个理论的研究。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应有之义。

  第二个问题需要对邓小平理论作具体分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观点,大概可以分三种情况。一种是邓小平经过长期观察、思考、论证,已经成为全党共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三个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等等。这些是我们的基本理论,是我们的命根子。第二种是他一直在探讨,反复求证、不断丰富完善的一些理论观点。比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提出的时候,没有下很肯定的断语,用过“恐怕是”、“应该是”等等这样的词语。后来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反复求证。这样的问题事关重大,他非常慎重。第三种是邓小平已经破了题,但当时实践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还不能够展开充分论述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比如,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并对这方面问题作了十几次论述,但毕竟实践还没有走到那一步,因此他只是破了题,对社会主义怎样搞市场经济他没有论述,这就要靠后人来解决。

  我认为,今天我们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是要结合新的实际,花大气力、下大功夫对后两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因为这些问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我们今天正在做的事情,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意义重大的理论课题。

  (一)深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这是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一个中枢问题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核心理论,其他的一切理论观点都是由此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是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但它不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为基础的,因此,当邓小平提出这样的观点之后,我们观察事物立足点就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化了。这是邓小平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观点的提出如此慎重,以至到晚年依然念念不忘,孜孜以求,反复论证的根本原因。应该看到,人类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地位、作用的正确认识一定是在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作用之后才能获得的,现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究竟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有多大,我们还要观察、探讨。但是,无论如何,第一生产力确实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结构,改变着我们的文化,以至最终要改变过去的一切。它要求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认识,都要转变到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根本出发点上。比如,今天我们实行的科教兴国战略,把它当作最基本的国策,把国家的发展、兴旺寄托在科学、教育上,这是根据第一生产力理论来的,是把真理转化为国策的重要成果。21世纪,随着高科技的新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将越来越显示出深远的意义,实践的发展也越来越要求我们对这一论断有更深层次的、更广泛方位的认识。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谁代表第一生产力?对今天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如何认识?对我国当前现实的阶级、阶层状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认识?怎样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联系起来,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

  (二)加强和深化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

  共同富裕问题时下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奇迹,同时也把中国由一个平均主义的国家变成了贫富差别比较大的国家。自然形成的两极分化给许多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的普通民众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失衡,并由此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前景困惑丛生。有人说,这一切都是邓小平带来的。这虽然是句牢骚话,但并非完全没有道理。邓小平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总体上讲,中国的发展是按照他的思路与设计前进的,他创造的理论和制定的一些基本政策,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定海神针。因此,怎样看待眼下的贫富差别?邓小平发展思路究竟是否科学?他是怎样设计中国的发展道路的,他的设计与今天的现实有多少差距?这就需要有人去研究,更需要把研究出来的真实情况告诉人们,让人们去鉴别、思考。大家有了共识,才能振奋精神,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向前发展。

  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决策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他14次提出要把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作为一个大政策定下来,都是在强调这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必要的手段。他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地域广大、千差万别的大国,共同富裕只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然后再解决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

  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邓小平一直放在心上。1988年,他提出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大局”思想,指出,我们的发展规划,第一步,让沿海地区先发展;第二步,沿海地区帮助内地发展,达到共同富裕。到1992年春,邓小平和盘托出了他的大思路。他说:“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他进一步归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374页。)一年之后,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思考和升华。他说:“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2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364页。)

  深化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就是要结合今天中国的实际研究解决好他晚年提出的这些问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很具难度的课题。社会主义正在过程中,完整形态几十年后才能浮现,怎样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逐步消除“自然形成”的两极分化,这涉及到许多敏感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共同富裕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从未解决过的大难题,但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值得期待,这就需要加强研究。 {Ky:PAGE}

  (三)深入研究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的理论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邓小平破题的。严格地讲,他的贡献就是破题,真正搞起来,形成体制和法律体系,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贡献,是今天和今后中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在还在发展和完善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搞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不能成功的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提法,怎样搞,是邓小平晚年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要搞的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有什么区别,能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邓小平做了深入研究与阐述。1993年,他在与弟弟邓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没有四个坚持,究竟会是个什么局面?提出四个坚持,以后怎么做,还有文章,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还有没有理清楚的东西。党的领导是个优越性。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怎么实现啊?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搞好四个坚持,我是打下个基础,这个话不是空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363—1364页。)

  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只有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但是,市场经济怎样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怎样才能做到既搞活经济,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是邓小平留下的长期课题。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就要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以指导飞速发展的实践活动。

  (四)深化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

  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一个历史阶段,是邓小平的一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经典之作。能让中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是邓小平思考中国问题的立足点,也是他最为牵挂的事情。如今,邓小平的设想已经成为中国的现实。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的。小康目标从单纯的生活指标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小康标准从人均1000美元到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涵是逐渐丰富的。从小康目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康社会的认识逐步深入,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宽,内涵越来越丰富。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需要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深化小康社会理论研究,包括小康社会的阶段、时长;小康社会的标准、内容;简单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和联系;小康社会与现代化的衔接,等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一个独特的、过渡性的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过去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小康阶段,也不同于现代化的阶段。按照邓小平的预想,这个阶段大概需要50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等各个领域,与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快速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阶段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矛盾凸显期,如果搞得好,可以更好、更顺利地进入向现代化发展的阶段;如果搞不好,就会使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严重化,甚至发生社会动荡,延缓我们的发展进程,在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丧失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个阶段的重要性、独特性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来自于新生活带来的新需求、新矛盾。比如,文化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急剧膨胀的问题。怎样适应日益增长的巨大的文化需求,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太多,包括“小康文化”这样的概念可不可以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文化,等等。再如,深化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在理论上弄清楚小康社会对人的生活、人的发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当前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以后怎么办?以小生产为基础的传统文化是想不到这一点,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衣食住行解决了,基本生存无忧了,短缺经济消失了,在这样的条件下,人应该怎样生活,追求什么?这都是新问题,是在传统文化中找不到答案的。小康生活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科学生活方式,在小康社会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这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问题。

  〔作者龙平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来源:党的文献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