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培育优秀女性,加强农村女党员的资源储备
要注重对农村妇女,尤其是农村优秀女性的培育,着力提高她们的理论水平、思想道德修养以及致富带动能力,为发展农村女党员提供资源储备。
一要转变观念,为农村女性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基层党组织、妇女组织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抓好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以及通过张贴横幅、发放资料、召开会议等方式,大力弘扬“男女平等”思想,营造尊重女性、重视女性的良好氛围,为农村女性成长进步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通过宣传农村女性在基层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尤其是要大力宣传我们身边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优秀女性,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女性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致富带富、积极作为。
二要加强培训,为农村女性进步提供成长平台。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安排专门经费,加强对农村女性特别是要求进步的女性的培训,共同打造基层女性的“素质工程”。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组建专门的思想道德宣讲队伍,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在广大农村女性中积极开展“农村道德模范”、“平安和谐家庭”、“文明守法公民”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村女性弘扬社会正气。要加强党性理论教育,通过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培训、发放宣传手册、放映先进性教育电影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农村女性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渠道,增进她们对党的了解,增强其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要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农村女性文化程度、思想观念、从事行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搭建“流动课堂”、开辟“网上课堂”、设立“家庭课堂”等方式,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提高农村女性的农业科技水平。
三要注重培养,为发展农村女党员提供后备力量。要深入村组,进行调查摸底,将思想要求进步、富有奉献精神、群众基础好、“双带”能力强的农村女青年作为入党培养对象。县、乡、村三级妇女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18至35岁的优秀农村女青年档案,进行跟踪培养,及时向党组织推荐农村女党员的培养对象;各级党组织要进行分类归档,建立“农村女党员后备力量资源库”进行储备,重点将农村致富女能手、农村事务管理能力强的优秀女青年、外出务工经商返乡的“女能人”、产业结构调整女带头人,以及农村文明户、平安和谐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优秀女性发展为党员。
重点发展女党员,壮大农村女党员的整体力量
现阶段,由于部分群众甚至是党员干部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农村女性更多的是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难以超脱家庭束缚,缺乏向党组织靠拢的主动性,导致农村女党员队伍青黄不接,在一些地方后继乏人。因此,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展农村女党员,已成当务之急。
一要正确引导,为发展农村女党员谱好“曲子”。各基层党组织要将发展农村女党员的重要性和有关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发展女党员工作的认识。各级党组织和妇女组织要利用“三八”、“五四”和“七一”等重大节日节点,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主题,积极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体竞赛等各类活动,通过寓教于活动,引导农村妇女做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新时期女性,确保农村优秀妇女首先在思想上入党。
二要健全机制,为发展农村女党员定好“调子”。一方面,要建立女党员发展责任机制。各级党组织要签订目标责任状,量化、细化发展农村女党员工作任务,对农村新发展党员中女党员应占的比例、文化程度和年龄比例提出刚性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督导和考核力度,对那些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尤其是女党员发展“空白村”,要限期整改,限期完成任务,确保农村女党员发展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推行党员联带培养机制。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农村女性,特别是“农村女党员后备力量资源库”中的人员,村党支部要明确两名党员进行帮扶联带,帮助她们学会致富的一技之长,引导她们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建设,培育她们的先进性,确保农村优秀妇女在行动上入党。
三要把好关口,为发展农村女党员选好“苗子”。要把好质量关,坚持既重数量更重质量的原则,实行“五个倾斜”,即向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村妇女倾斜、向优秀青年妇女倾斜、向致富能手倾斜、向村委女干部倾斜、向女性村级后备干部倾斜,切实改善女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要把好民主关,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培训制、票决制、公示制、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接受群众监督,防止“近亲繁殖”,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新党员的公认度。要把好程序关,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严格审查发展对象,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农村优秀妇女在组织上入党。
重点锻炼女党员,激发农村女党员的内在动力
当前,妇女参政议政仍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各基层党委、政府要为农村女党员干事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和实践平台,使她们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一要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积极扶持女党员。采用政策激励、产业引导、技术指导、信息提供和结对帮扶等方式,扶持女党员创业发展。要为女党员提供市场需求、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她们选准致富项目;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与农村女党员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帮思想、帮资金、帮技术、帮服务、帮项目等各种途径,带动女党员致富;对创业资金困难的女党员,各级党组织应积极“穿针引线”,帮助寻找合伙人,加强与金融部门联系,疏通贷款渠道,保障资金来源。
二要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充分吸纳女党员。在村支两委干部配备上,要落实上级要求,硬性规定女性职数。按照将优秀的女性发展为党员,将优秀的党员发展为村支两委干部,将优秀的干部发展为村委主任或村支部书记的方式,激发女同志干事创业的热情。在换届选举中,牢固树立“女性候选人当选既是政策要求,也是工作需要”的思想认识,切实做通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村民将组织看准、群众看好的女党员选入村支两委班子,对工作能力特别突出的农村女党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让她们担任主要领导挑大梁。在日常事务中,要重视发挥女干部的作用,不能让她们“边缘化”或成为“花瓶”,防止有位无为。各级党组织和妇联要深入基层摸底子,充分挖掘优秀女党员资源,积极向人大、政协推荐。人大、政协要明确女代表和女委员应该达到的比例,注重吸收女党员。
三要在村级事务管理中重点历练女党员。采取无职女党员定岗定职定责的方式,安排她们在计划生育、远程教育、文艺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群团和妇女工作等方面担当重要角色,给她们提供一个经受锻炼的平台,鼓励她们广泛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处理村务工作的能力,为培养基层后备干部打基础、铺路子。基层党组织可以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和女党员自身特点,设立政策宣传队、家庭矛盾调解队、妇女维权队、精神文明宣传队以及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岗、助残扶弱岗和致富带动岗等岗位,让女党员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引领广大女同胞撑起“半边天”。
(作者系中共新宁县委副书记)
来源:红网
作者:唐克俭
编辑:闵美颖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