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实现“老有所养”关键在于用好财力
2012-10-15 16:47:34 字号:

  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和个人负担并重,政府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10月13日《人民日报》)

  有资料表明: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总计覆盖人数超过7亿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依然不能盲目乐观。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好财力倾斜这个“度”,保障人人能养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首先,实行全民社保需要地方政府财政大量的配套投入。据有关专家测算,各地如果把社保项目资金全部配套到位,估计要占到本级可用财力的10%左右。这对地方财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但落实社保配套资金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既然老百姓把财权交给政府掌管,政府就有责任和义务建立“民生财政”。特别是靠市场能够办的事政府要完全退出来,再就是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尽可能地挤出配套资金。

  其次,关于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1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表明,全国有近半数省份企业部门养老金收不抵支。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尽快改善,意味着若干年后很大一批退休职工将面临无法领取养老金的困境。更让人忧虑的是,全国各地企业欠缴养老金现象相当严重。根据8月2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公告统计,截止2011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应征未征、擅自减免、欠缴保费等共达434.81亿元。而眼下的基金结余收益率又大大低于通货膨胀率,因此指望养老金“入市”来弥补缺口是不现实的,各地有必要加大养老金的征缴力度;同时,从严打击骗保行为。

  此外,还涉及到部门利益的调整问题。从8月2日审计署发布的2012年第34号公告得知,目前全国有6个省本级、23个市本级和168个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编制不规范;4家单位封闭运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未纳入当地社会保险基金决算。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的倾斜力度,另一方面要科学、规范、平衡地用好财力。各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理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蔡红东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