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上的可及性
政府要加强对教育慈善公益机构统筹引导。这些机构分为公办与民办两类,公办机构有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教育基金会,还有团委的“希望工程”,妇联“春蕾计划”,工会的双联组织,民政局的救助组织以及联系商会的工商联、联系老乡会的招商局等等,政府应统筹解决好这些公办慈善机构协调一致性问题。去年县政府牵头,建立了教育援助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相关部门会议,统一会商部署援助工作,各部门对应联系爱心群体与上级组织开展援助工作,政府统一定时间定任务,公益资源不重复不浪费。今年年初我们给2011年166名大学贫困新生发放近100万社会各界筹集的助学金就是多部门合作的成效。对于民办公益机构与爱心人士,政府要加强培育引导,让他们主动关注关心教育。我们将教育援助作为各地老乡会、商会的重头戏,强化乡友“老乡帮老乡,大人帮孩子”的理念,除了年度的老乡联谊会外,我们还积极走出去联系他们,2011年暑假我们在6天时间跑了7个城市的老乡会进行教育援助沟通,建议他们帮扶考入该城市地区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心灵、适应环境等方面关怀,北京一名爱心老乡一人联系4个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3000元。长沙老乡会每年都募捐50多万元帮助我县考入长株潭城市贫困大学生。对于县外的基金会等公益机构,我们积极掌握援助信息,主动上门联系,像香港镇泰集团捐助100万,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助1000万,惠民基金会援助500万等学校建设都是细致诚心工作的结果。
二、服务上的可及性
一是援助摸底,我们在每年开学要对全县需要教育援助的学生、学校、教育设施设备等分类统计摸底,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做好援助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方面加强宣传倡导人人充当教育公益志愿者,倡导志愿者与贫困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模式结对帮扶,教育、妇联、团委加强招募与培训公益志愿者工作,另一方面对援助重点部门人员定期开会了解援助动态,统一援助口径,掌握援助技巧,培养他们公益慈善的职业精神与素质。比如,言爱基金会援建1000万,就是我们掌握对方需求,力陈比较优势从全省多个县中竞争得来。三是政府加大公益慈善的经费保障,以小保障换得大援助,财政对相关部门的教育援助都预算或零拨工作经费,对民办或个人援助政府加强监管与服务,需要配套的配套,比如,香港言爱基金会援建我县思源学校1000万,政府计划财政两年投入7000万建成;惠民基金会援建我县黄荆乡幼儿园项目,政府已配套42万元用于征地、手续办理等。
三、效率上的可及性
政府努力提高教育公益慈善的效率,既不错过每一份爱心,又让每一笔捐款效益最大化。一是广辟援助渠道,我们将教育援助摸底情况发布在政府网站与老乡会、商会的资料上,书记县长等县领导带头向企业老板宣传教育公益。从2008年至今,我县财政外争取教育资金3300万元,扶助学生7600多人,推进20所学校建设。二是统一援助模式,以前援助部门各自为政,既浪费时间精力,又常常发生援助重复浪费,随意性大,不科学不持续的问题。从去年开始,我们所有教育援助资金与项目的安排由教育局负责,由乡镇与中心学校具体实施,而援助资金筹集由相关部门对口负责,资金多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确保援助科学有效。三是以人为本的援助,按照学生的生活、学习、安全、心理等方面的先后顺序来做好教育公益慈善工作。确保孩子们吃好三餐饭是援助的首位,有的农村学生一天只吃两餐饭,原因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学校没有食堂,而一个学年700多元钱就能解决一个贫困孩子的中餐问题,一套厨房设备就能解决一个学校孩子的吃饭问题。在教育公益慈善中筹钱固然重要,但是志愿服务也不可小觑,特别是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些年我们以学校教师与大学生村官为主组成6000多人的留守儿童“代管家长”,全面帮助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亲情,做到“代管称职、关爱到位”。在学校的援建上,我们遵循学校规模先大后小,学校位置先中心后偏远,学校建设先安全隐患后功能设备的原则,确保援助的学校将来不闲置,援助的设备将来不很快落后。我们还将援助扩大到师资培训等软件援助方面,扩大教育慈善公益的外延。四是注重援助的可持续,要让农村教育公益慈善薪火相传,就要形成“公益光荣,人人公益”的氛围,让受捐者学会感恩,发奋学习,将来自身有条件也伸手援助,倾注爱心。去年,长沙老乡会资助四年的一名贫困大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就将第一个月工资的1000元捐赠出来助学。
四、督导上的可及性
一是导,通过切实关爱新形势下产生的困难学生群体从而引发全社会对教育公益慈善的关注。从2008年起,我们按照“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4万多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们在全国第一个提出设立12月12日为留守儿童节日;系统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和编写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校本教材;政府组织留守儿童到务工地与父母亲情见面,在县内全面搭建亲情视频、亲情书信、亲情电话等亲情平台。2009年我县被全国妇联、国务院农民工办命名为“全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示范县”,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播出,今年我县又被全国妇联、教育部确定为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从去年开始,我们对农村失母儿童这个群体实施关爱,我县一些贫困家庭的妇女不堪忍受家庭贫困,丈夫病弱以及丈夫死亡的孤独而选择抛家弃子,一走了之,彻底断绝与亲身子女的联系,导致“失母儿童”的现象。我们先在黄荆乡试点关爱工作,共募集5万元“母爱零花钱基金”,为80名失母孩子确定了教师或干部“代管妈妈”。对留守儿童与失母儿童的关爱,通过媒体与社会宣传后,树立政府公益慈善良好形象,扩大了邵阳县教育公益慈善的知名度、可信度。二是督,一方面,将教育援助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与绩效文明考核,对乡镇与部门进行督查考核,另一方面,树立教育公益慈善的“投入产出”效益理念,除了所有教育援助项目都要进行前期科学论证,在后期教育部门与相关部门还加强跟踪管理,对所有援助都要进行公示与审计工作,确保教育公益慈善事业的公平公开公正。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无限遥远的地方,有无数多的人,他们都和我有关。”我想谨以此句作为所有投入农村教育公益慈善事业人们最根本的动力与最坚定的信念。
来源:红网
作者:李军
编辑:闵美颖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