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文化大发展:满足与提高并重
2012-06-04 15:03:24 字号:

  编者按:在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重新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关于《讲话》中“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领会其精神实质,以之指导今后文化、艺术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前,就如何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文化多样性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关定位、目标和方法等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以及在《决定》中提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强国”的目标,成为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并将对今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七十周年之际,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使命与工作方法,思考精英文化建设与繁荣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显然,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个互补的方面。一般而言,文化事业更强调“提高型”的知识传播和严肃型的文化建设,而文化产业则更侧重于“满足型”的娱乐和体验文化,即满足老百姓直接的文化需求。但是,文化事业的“提高”活动也需要以老百姓的文化艺术知识基础和现实化的直接需求作为考虑的要素,我们不能过于偏向提高而忽视普及和满足。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些同志,在过去,是相当地或是严重地轻视了和忽视了普及,他们不适当地太强调了提高。提高是应该强调的,但是片面地孤立地强调提高,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那就错了”;“提高要有一个基础。比如一桶水,不是从地上去提高,难道是从空中去提高吗?那么所谓文艺的提高,是从什么基础上去提高呢?……只能是从工农兵群众的基础上去提高……而这里也就提出了学习工农兵的任务。只有从工农兵出发,我们对于普及和提高才能有正确的了解,也才能找到普及和提高的正确关系。”

  在这里,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工农兵的任务”的观点发人深思。尽管在建国之后的某一些时间段内,也有不少人不适当地把“学习工农兵”的观点加以极端的扩大化,从而忽视了国民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提高的必要性;但是,今天的文化、艺术、学术领域在客观上也同样存在着为了自己的理念、为了拿奖和为了“让同行有纯艺术的评价”而忽视大众以及忽视向大众学习的现象。以科学发展观的立场,兼顾文化艺术的自由创造、提高的努力与普及文化知识、满足娱乐需求,才是合理的选择和做法。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文化消费、艺术鉴赏和审美素养的提高等等已经成为文化大发展的基本任务。今天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达到具有国家软实力的高度及其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同时体现满足和提高的要求。尤其是从事高雅文化工作的学者、艺术家、批评家等等,都需要研究实际问题,研究老百姓的文化和艺术审美需求。既要创作出满足直接需求的文化产品,提供更多普及性的服务,也要注重创造力和创新,实现满足和提高的双重目标。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陈少峰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