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之五
2011-11-25 14:06:19 字号: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无论是会计审计准则、内部控制标准的贯彻实施,还是宏观经济决策与微观经营管理,都更加倚重于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基础,对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所确立的“十二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规划》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高度出发,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勾勒了未来五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美好蓝图,对于全面推进新时期会计信息化建设,切实助力会计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会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各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管理,国家社会管理、宏观决策和市场监管,以及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等各个方面。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会计工作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大举措。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和变革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各部门、各地区提出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会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完善国家信息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程,也对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会计只有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深度挖掘会计的信息功能,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才能实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目标,才能提升会计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二)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有力支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弥足珍贵的经济资源。会计信息作为资源配置的引导员、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经济信息的主载体,对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企业加强微观管理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促进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的标准化、规范化,促进会计信息交换与利用的科学化、集成化,把过去电算化条件下时效迟滞的信息变为实时在线的信息、相对单一的信息变为联结价值链的整合信息、单向“零售”的信息变为多向“批发”的信息,对于提高国民经济预测、预警与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财政会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于企业整合信息资源、延伸管理触角、实施精细管理、防范风险舞弊、作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是顺应会计行业发展战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会计体系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我国会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长足进展。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财政部结合财政、会计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会计行业的发展战略,把全力加强法制建设、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会计鉴证、人才评价、会计指数和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并努力打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对接通道,形成既各有特色,又相互促进,衔接有序、整体互动、相得益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服务效能。会计信息化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法规制度、会计准则、内控标准的实施等具有支持保障作用,对于监管方式的改进、人才结构的优化和理论研究的拓展具有引领指导作用,在整个大会计管理体系中居于联结整体、承接上下、穿针引线的基础地位。在新的形势下,全方位的会计改革与发展要求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信息化建设本身也属于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当顺时应势、抓住机遇,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为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会计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协调的必然选择。

  当今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游戏规则”的全球化、趋同化。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日益深刻影响全球产业分工和竞争格局的新形势下,包括会计信息技术标准在内的信息技术规则问题,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谁掌握了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行业和市场的主动权。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和国际趋同等效的经验启示我们,在规则制定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一般建言为施加影响、变追赶国际规则为逐步将自己的某些规则上升为国际认可的通用规则,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方面加强研究、丰富知识、储备人才、积累经验,全面介入有关国际会计信息化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充分发挥中国在会计信息化标准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成果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积极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逐步树立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会计信息化品牌,必将成为会计行业影响国际规则制定的又一重要成果,必将成为会计行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又一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任务及其背景

  《规划》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会计改革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根据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努力实现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信息化,逐步建立政府规划指导并组织推动,单位主动参与并具体实施,社会积极响应并相互配合,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财政部在推进会计电算化方面出台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软件公司和其他有关方面在会计电算化管理和应用中的责任、义务和要求,初步建立了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应用和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已经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资源管理,会计电算化在实务中已逐步转向以ERP为代表的全面资源管理活动。在这一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内涵已略显单薄。一方面,部分原有电算化规章已执行多年,不能很好地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市场活动中,迫切需要更高、更广、更全面的适用于会计信息化指导方略;另一方面,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都将异常繁重,客观上迫切需要各级财政部门重视信息化工作,全面实现会计管理和监督信息化,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以更高的视野和全局角度,科学谋划会计改革与发展大计,全面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效能和水平。此外,随着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理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以及会计信息化产学研等各方面的关系,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等,都成为新的形势下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所亟待破解的难题。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二)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成立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会信标委”),推进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形成一套涵括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会计审计工作相关业务流程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扎实推进通用分类标准在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平稳实施,逐步推进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全面实施通用分类标准,积极推进基于通用分类标准的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建设,稳步推动通用分类标准在银行监管、证券监管和其他监管领域的扩展应用,提高会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能力。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是会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财政部在推进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会计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本世纪初期,财政部、审计署等单位制定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为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技术保障。2010年,财政部归口管理的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由国标委正式发布,为XBRL在我国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年,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发布,2011年在部分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首批成功实施,为促进财务报告信息深度利用和实现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源共享”奠定坚实基础。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会计、审计工作的诸多接口和标准还有待完善和补充。因此,在“十二五”时期,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显得迫切而必要。

  (三)加快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推动企事业单位整合提升内部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会计准则制度有效实施信息化、内部控制信息化、财务报告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化等,促进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系统的无缝集成,为内部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持,提高对外报告的效率和质量。

  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是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自上世纪80年代财政部启动会计电算化工作以来,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已经经历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系统的融合、逐步向会计信息化迈进的过程,会计信息化在企事业单位信息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具有高度不平衡性,会计信息化发挥的作用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有显著差异,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和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与信息化手段的结合还有待加强,财务报告的标准化程度普遍较低,财务报告信息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亟需提高。因此,“十二五”期间加快企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势在必行。

  (四)推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信息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信息化,全面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水平和执业能力。

  (五)逐步建立统一的会计相关信息平台。为了实现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目标,逐步构建以企事业单位详细标记的标准化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统一相关会计信息平台,促进监管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向社会公众提供简单经济、易于理解、方便使用的企业报告数据,并为宏观经济管理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

  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趋重要,要求企事业单位报送会计数据的政府部门也随之增多,由于缺乏统一数据标准,导致会计数据多头报送、口径不一,既增加了企事业单位的负担,也不利于政府和监管部门节约行政成本。尤其是近年来,财政部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的信贷报表和纳税报表不符,个别企业存在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情况,相关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抓紧推动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工作。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已开始尝试采用“标准企业报告”平台的模式,来实现企业对多个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统一报送。美国、加拿大等国也正在研究如何利用XBRL实现政府内部的企业报告信息共享。为此,《规划》提出要逐步构建以企事业单位标准化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统一相关会计信息平台,旨在以XBRL技术为基础,推动中国标准化会计信息的管理、推广和应用,降低企业报送负担,提高监管效能。

  (六)逐步培育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逐步培育一个为相关单位提供软硬件产品、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服务质量上乘、社会声誉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需要有一大批优秀的工具软件。从长远来看,开放、透明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将为会计软件发展提供良好基础,而这些适应市场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不断发展创新的优秀软件,将成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证。从我国近30年来会计信息化发展历史来看,会计软件厂商、咨询机构和会计信息服务商等市场主体在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会计信息化建设也发展壮大了一批民族软件企业。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整体还不够强大,相关市场主体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还需继续加强,国产财务软件的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规划》提出,要逐步培育一个为相关单位提供软硬件产品、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服务质量上乘、社会声誉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

  (七)深化会计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与XBRL国际组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其他国家会计信息化标准或电子财务披露标准制定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财务报告领域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和国际合作项目,推动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的持续趋同,推动XBRL国际组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等相关国际组织认可通用分类标准,使通用分类标准和据此生成的我国企业XBRL数据得到国际主要资本市场认可。

  广泛开展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信息化水平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时期,财政部在XBRL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我们已经全方位加入XBRL国际组织各层次的工作,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和日本等亚洲国家XBRL地区组织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在国际XBRL领域具备了一定影响力、掌控了一些话语权。但是,XBRL仅仅是会计信息化的一个方面,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还需要我们在更广范围内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所以“十二五”规划提出不断深化、持续推进会计信息化各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具体措施

  “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会计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社会效用大,应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为此,我们将切实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各项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是研究制定会计信息化管理办法和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在全面了解我国会计信息化现状基础上,从2012年起研究制定会计信息化管理办法和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取代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和工作规范,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在会计信息化工作中权责关系,指导和规范广大基层单位有序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各种会计软件功能和接口要求,推动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部门间协调推进机制。2008年,为了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审计署、国税总局、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九部委成立了会计信息化委员会,为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协调机制,在“十一五”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健全和完善这一工作机制,不断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协调推动包括XBRL实施等在内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合力提升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水平。

  三是持续推进会计管理信息化工作。会计管理工作信息化涉及的内容很多,实际工作中,各级财政部门已经部分地开展了会计管理信息化工作。“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推进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系统、在职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系统、会计人员管理系统、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系统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记账以及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等建设,并努力实现各系统的集成,提高会计管理的效率。

  四是努力实现会计监督信息化。会计监督信息化,是指在会计监督工作中引入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会计监督效率和效能,推动会计监督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核心内容是要全面推进会计监管手段和方式的信息化,一方面,要完善并充分利用财政会计管理系统,加快信息化检查辅助软件的开发进程,提高检查手段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要利用网络化平台,加强对重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日常监管,实现从事后检查向日常监管和实时监管转变。

  (二)成立会信标委,积极推进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为了广泛开展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监管机构、企业、会计中介机构、科研单位等各方面专家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我们在调查研究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将在2011年底成立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技术委员会将负责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企事业内部控制信息化、会计监督信息化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及监管信息化标准、会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通过这一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形成一套涵括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会计工作相关业务流程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三)总结经验,扎实推进通用分类标准的平稳实施。

  一是稳步扩大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范围。首批实施工作验证了通用分类标准可行、易行、有效,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面总结通用分类标准首批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其实施范围,并发动各监管部门、省级会计管理机构共同参与,推进通用分类标准逐步在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实施,最终推广到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所有企业,形成规模效应,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方便、易用、经济的财务报告信息,为会计指数计算提供数据,为加强财政会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助力,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支持,并在各监管机构之间形成协同,逐步降低企业报送负担。

  二是逐步推进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制定实施。首批实施经验表明,为进一步降低企业执行通用分类标准的工作量、提升同行业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可比性,开发制定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势在必行。我们已经以石油天然气行业为试点,开发制定了第一套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并公开发布征求意见。下一步,我们将鼓励、吸引更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优秀企业,研究开发本行业的扩展分类标准,逐步形成以通用分类标准为核心,行业扩展分类标准为补充的财务报告分类标准体系。

  三是切实加强通用分类标准宣传培训力度。随着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范围不断扩大,教育培训需求也同步增长。为此,我们正在编写通用分类标准讲解,为实施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并拟设计多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方案,与各有关方面一道,共同推动加强相关教育培训工作,以便企业顺利实施通用分类标准。

  (四)立足现实,加快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是继续做好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调查工作。为了解和总结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做好下一步相关工作,2011年我们利用财政部重点会计研究课题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会计信息化问卷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调查工作,调查范围将从企业扩大到医院、高校等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调查手段将采取问卷调查、案例总结、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采用专项调查和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深入了解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变化,并研究建立监控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发展状况的长效机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更好地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第一手资料。

  二是不断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基础工作涉及企事业单位管理全过程,只有基础工作信息化,企事业单位全面信息化才能有扎实的基础。近年来,财政部会计司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列入工作议程,开展了调查研究,旨在对原有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改。“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工作力度,组织科研攻关,动员理论和实务界的专家积极参与,成熟时制定发布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实现企事业单位基础工作信息化,为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奠定基础。

  三是借助会计信息化持续推进会计准则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通用分类标准的逐步实施,企业执行会计准则的情况可以更及时、准确地反馈到会计管理部门。会计管理部门和其他监管部门能够借助统一标记的XBRL财务报告信息,掌控和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纠正偏差、对准则进行修订完善。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范围的扩大,信息化手段在推进其有效实施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不断扩大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范围,加强对企业XBRL财务报告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保证信息化手段在相关准则制度实施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是借助会计信息化探索推动企业提升内部管理。企业财务报告流程是一条由内至外的会计信息链,通用分类标准所标记的财务报告信息虽然属于对外报告,但其数据收集、标记、生成报表等过程却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而且以完全自动化的方式完成这一过程,需要整合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及其他生产、销售等资源管理系统所生成的数据,最终提供给合并报表系统。可以说,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是对企业对内对外报告流程的梳理、改进和提升。通过应用通用分类标准,企业内部原本孤立、固定、停滞的数据,按照经营管理的目标流动起来,可以形成以财务会计信息为核心、从生产、销售等基础工作环节直达企业计划业绩目标的信息链,大大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随着企业在内部管理中越来越多地采用XBRL技术,我们还将积极研究引入用于标记业务和交易层面信息的XBRL“全球分类账”技术(GL),并考虑适时开发和发布相关标准。

  (五)整合资源,逐步建立统一的会计相关信息平台。

  为了实现会计信息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XBRL格式企业财务报告为突破口,逐步构建以企事业单位标准化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统一会计信息平台。该平台将由数据管理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应用管理子系统和会计指数统计子系统等部分构成,负责存储和管理标准化会计信息,提供多维度会计信息统计和分析等决策支持功能、能够辅助统计会计信息标准化在全国推行的范围与程度,并形成高度结构化和综合化的会计信息指数。平台初期将统一收集、验证XBRL格式企业财务报告,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财政部相关部门及其他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使用。平台将最终建成为以XBRL技术为基础的中国标准化会计信息的发布、收集、统计分析与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中国标准化会计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应用,减轻企业报送负担,促进监管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宏观经济管理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六)积极引导,逐步培育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

  会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件厂商、咨询机构和会计信息服务商等相关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逐步培育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

  一是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有关市场主体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机制,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在财务报告生成、传输、交换和利用等各个环节提供软件产品、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

  二是要促进相关市场主体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配合会计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的研制与推广,建立会计信息化领域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基地,以市场化、规模化的方式为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作出贡献。

  三是要促使相关市场主体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服务质量体系,保证所提供的软件产品、技术和咨询服务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会计信息化标准和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

  四是要积极引导和推动相关市场主体参与会计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逐步提升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水平。

  (七)着眼未来,深化会计信息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一是持续开展XBRL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已有成绩基础上,大力推进与XBRL国际组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其他XBRL地区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类标准的持续趋同,推动XBRL国际组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等相关国际组织认可通用分类标准,使通用分类标准和据此生成的我国企业XBRL数据得到国际主要资本市场认可。同时,我们要组织国内研究力量,积极参与XBRL国际组织的各个委员会和工作组,加入其XBRL技术规范、应用模式、分类标准架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使我国的XBRL技术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加强与其他国际会计信息化标准或电子财务披露标准制定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财务报告领域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和国际合作项目,加大引入国际相关先进会计信息化标准的力度,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国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显著提升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八)加强宣传,营造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各级财政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宣传,重点宣传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目标和主要任务,会计信息化有关法规制度和标准,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重要活动、示范企业、先进人物、典型案例,以及会计信息化领域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提高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意识,起到转变观念、交流意见、普及知识、推广经验的作用。为此,财政部将在“十二五”期间,举行全国范围内的会计信息化大赛,开展会计信息化先进案例的征集工作,会计信息化先进企业和个人的评比和交流活动,会计信息化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训工作,等等,为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

来源:财政部网站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