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2.75%。2008年至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如果再往前推,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现价GDP年均增速近5%。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文化产业”概念。自此,以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契机,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资源跨区域跨行业整合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速。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文化产业的各个门类得到了充分发展,不仅为文化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劲引擎。
树立市场观念
2010年,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回首十年历程,副总经理周游感慨万千,“可以说前五年历经风雨,后五年始见彩虹”。在公司发展之初,大型演出、广告、艺人经济都曾经列入过主业,但最后都发现不适合。一直到明确了剧院经营管理、影视制作和影院建设、艺术品经营和拍卖三大主业后,公司发展才走上了快车道。如今,保利文化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小文化公司成长为拥有30多家企业的集团公司;从靠母公司输血到连续5年盈利,2010年总资产达到14亿元。
保利文化的经历充分说明,只有搏击市场、亲身经历、不断探索,才能真正树立起牢固的市场意识,生产出受欢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个道理也是我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初衷。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整个社会从听从计划指令向适应市场规律转变。不仅文化企业面临市场的考验,环境变化也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不断增强市场观念,以群众需要作为自身发展的衡量标准。当市场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时,文化的发展自然而然会进入良性循环,释放出巨大的活力。
2005年以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生产量每年上千部,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每年也达上千种。2010年生产电视剧1.5万集,几年保持世界第一。电影业也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国产电影年产量由2003年以前的不足100部发展到2010的526部,国内票房从2003年的不足10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超过100亿元,连续第6年保持30%以上增长。2010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业实现总产出12698亿元、增加值3503亿元。
借助新技术的帮助,更多更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也被创造出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网络文学、数字交互电视、主题公园等迅速从一个新鲜的概念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2个省区市完成广电传输网络的整合,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电视可点播影视节目、收听广播、从事娱乐活动、了解政府政务信息、开展远程教育、支付家庭水电费用等。
推动资源整合
辽宁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公司是首批转企改制试点之一,也是最早进行跨地区资源整合尝试的出版集团。通过资本合作,先后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权合作协议。文化事业单位最受诟病的就是效率低下、浪费文化资源,而发展文化产业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更集约更高效地运用文化资源,也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社会资源投入文化建设。
为此,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推进文化领域资源战略性重组。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并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布局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批骨干文化企业迅速成长。
据统计,2010年,全国经批准成立的120家出版集团、报刊集团、发行集团和印刷集团资产总额3234.2亿元、主营收入1785.8亿元,在书报刊出版和出版物发行领域所占比重分别达73.5%和53.8%,“行业龙头”的地位与作用初步显现。
同时,文化人才、信息、技术、产权、资本等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文化产权交易、文化经纪代理、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逐步完善,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加大,目前,全国几大银行给文化产业授信融资总额超1000亿元;全国共有26家上市文化企业,去年新增的8家上市企业融资104亿元。
从文化强省到文化强国
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低碳、绿色、可持续,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这一点,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的亮眼表现已可见一斑。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09年,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标志着中央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则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与国家战略相适应,不少省份提出文化强省的口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成立了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金总规模迅速扩大;中央和江苏、上海、安徽、陕西等省已设立20多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300亿元;深圳、上海等地分别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增强了运用经济手段调控文化市场的能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百亿元的只有9个省(区、市),2008年增加至20个省(区、市),增幅超过1倍的有18个省(区、市)。2008年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超过200亿元的有9个省(区、市)。立足当地实际,文化产业已经在不少省份落地生根,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和推动发展转型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一些省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当地GDP5%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随着文化强省越来越多,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都将进一步增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也就不再遥远。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