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四川省南充市,紧紧围绕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的目标,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在转方式中增创发展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改造传统农业。为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南充市积极吸引龙头企业前来投资,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千万头生猪、百万担蚕茧、百万吨柑橘、百万亩速生林、百万吨优质粮油五大特色产业工程,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主体、协会组织、金融支撑的“五位一体”运行机制,将农业产业化的“第一生产车间”搬进村,帮助农民破解分散经营、资金短缺、致富无门的难题,形成“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10个,带动86万农户发展致富。
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南充市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实施“项目推动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瞄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大企业、好项目招商引资,以园区聚企业,以企业兴产业;加大丝纺服装、汽车汽配、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增强产品竞争力和产业支撑作用。经过努力,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70%。同时,积极发展商贸、信息、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川东北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
促进民生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目的,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面对被征地农民多、下岗失业人员多、贫困人口多的现状,南充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从人民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事情入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持续开展“十大民生工程”和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大力推进廉租房、拆迁还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同时,将棚户区改造开发的运营收益全部用于民生项目,就地统筹实施就业、医疗、教育、文体等配套项目建设;集中财力,解决165个小区、6.5万户居民水电气欠容欠压等问题;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化解乡镇历史性债务。
加强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南充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把好环评关,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说“不”。加强环境保护监管,运用行政、法律和舆论监督等手段制止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同时,积极加大环保投入,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城区空气质量平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年日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嘉陵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Ⅲ类标准。
(刘宏建 作者为中共四川省南充市委书记)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宏建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