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等重大是非界限,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是当今在国际国内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什么是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问题已多有阐述。
毛泽东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这政治不是少数人的政治,而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强调一定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是历经挫折、风浪而不可动摇的;一定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他还深入阐述了共产党人要有政治远见,要有马克思主义识别力的问题。
邓小平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实际,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讲政治的问题,着重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把有理想、讲政治看做是党的传统优势,指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他还告诫说,要防止埋头于具体事务而忽视政治动态的倾向;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防止思想庸俗化和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
江泽民集中论述了党员干部要讲政治的问题。他指出,“讲政治核心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一些干部缺乏应有的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原则问题上分不清一些是非界限,“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不讲政治,头脑里缺乏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他还结合实际阐述了以讲政治为核心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辩证关系和基本要求。
胡锦涛总结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经验教训,阐明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同社会稳定、政权安危的紧密联系,并要求把认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同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紧密联系起来。他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全党同志一刻都不能放松政治这根弦,始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增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增强政治鉴别力、提高政治敏锐性的丰富、系统的思想,为广大党员干部搞清楚什么是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供了思想依据,为如何增强政治鉴别力、提高政治敏锐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既是讲政治的内容和要求,又是讲政治的原则体现,是善于从政治大局上观察国内外形势、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觉悟和能力,其本质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坚定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立场之上的识别力。
二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识别力,对共产党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它应该着重体现在那些地方呢?从党的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来看,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必须保持头脑清醒。
——认清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保持在理想信念上的清醒。
整个人类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对于社会历史如何发展是没有预见和识别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阐明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年后发生的这次严重、深刻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仍然没有摆脱马克思理论的逻辑,证伪了所谓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终结”的神话,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识别力和科学预见,当然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但是根据他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正确解释,从看似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把握规律性,确立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却是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和能够做到的。
人类历史的发展犹如在奔腾呼啸中前进的长河,纵有种种风浪和逆流漩涡的考验,但只要能坚持正确理想信念,辨明风向,就能认清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马克思主义的识别力,是保持理想信念清醒与坚定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各个历史阶段上,始终从党的最高纲领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角度,引导党员、干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党的传统优势。就像邓小平所说:“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他告诫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保持在宗旨意识、群众观念上的清醒。
同以往旧的历史理论相反,马克思主义看到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从各种力量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中破天荒地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伟大真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唯物史观的这一根本原理,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处处要想到群众,替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提到共产党与其他反革命政党根本区别的政治高度,要求党员、干部在宗旨意识、群众观念上有高度清醒的政治自觉,懂得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生命所系,要敏锐地体察人民群众的疾苦、心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依靠和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延安时期由一个农民的牢骚话引发的大生产运动,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的识别力同坚持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有机统一的范例。1941年边区政府召开会议研究征粮问题,一位县长不幸当场遭雷击身亡,消息不胫而走。有一个农民借机发泄和传播不满说,“雷公为什么没有把毛泽东打死呢”?这件事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毛泽东听了这个话也很吃惊。但经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发现原因是这一年边区公粮征收太多了,老百姓负担太重,有怨言。于是就像毛泽东所说:“这就促使我们研究财政经济问题,搞大生产运动,1942年公粮减少了,1943年也减少了,这就解决了问题。”从而出现了根据地党政军民大团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推进革命的生动局面。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回顾这段经历说:“同志们总记得,在延安的时候,生产运动是怎么搞起来的。为什么会提倡生产运动呢?原因之一就是当时征粮征多了,群众有怨言。我们好多共产党员听了心里非常不舒服。毛泽东同志看法不同,他说,讲得有道理,群众的呼声嘛!……他善于从群众这样的议论当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这段历史被人们屡屡提起,是因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要善于从政治大局上体察群众的疾苦心声,敏锐地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制作,找到真理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我们今天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识别力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统一,从保持在宗旨意识群众观念上的清醒同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相统一的角度,来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领导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而和群众一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发展。
——辨别意识形态领域重大是非,保持在基本界限上的清醒。
意识形态上的鲜明性,以及这种鲜明性同科学性的内在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风格和特点。党的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也必须保持这样的特点。这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战斗风格。在事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事关方向道路的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而不能含含糊糊。因此,通过识别力分清一些基本的界限,既是我们正确认识的需要,更是指导实践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同五花八门的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流派和各种错误思潮划清界限,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为之战斗的事业,成为他们科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中,也强调“应该特别注意划清无产阶级政党同一切非无产阶级政党立场的界限”,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了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问题,指出了这些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进而向全党提出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等四个重大是非界限。只有自觉划清这些界限,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党的基本路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保持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基本界限上的清醒,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的识别力的关键。我们要始终牢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重要性,特别是要把讲政治的原则落实到一切具体工作中去,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激发全党同志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但是必须看到,我们队伍的状况同新形势、新任务及党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少数党员、干部滋生了非政治化和思想庸俗化倾向,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能在原则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特别是少数干部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缺失,在怎样做人、为谁当官、如何用权的问题上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有的热衷于追求华而不实的表面政绩而不是为老百姓办实事;有的对群众态度冷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官本位意识浓厚,把个人仕途升迁作为孜孜以求的目的,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不顾党和人民的得失;有的思想防线全面崩溃,大搞钱权交易,严重败坏党风。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任何腐败分子都不能逃脱党纪和国法的惩处。但是还要指出,种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有些虽然构成不了什么大案、要案,但影响恶劣。所有种种消极腐败现象都玷污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伤害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必须从关系到党的生存发展、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一切忠诚、坦白、正直的共产党员,都应当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充分认识在这方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把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根本措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提高识别能力。
二是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各方面的实际相结合,特别是要同思想战线的形势和问题相结合。邓小平曾要求“各级党委,首先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密切注视和深入研究思想战线的形势和问题”。这个要求对广大党员干部也有重要意义。关注、研究思想战线的形势和问题,研究重大的社会思潮,是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条件。真理是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的增强,也需要在鉴别重大是非的具体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分辨重大是非,划清基本界限,就需要了解和研究有关的错误思潮,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鉴别和评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不关注思想战线的形势和问题,不研究社会思潮间的互动和交锋,以及错误思潮表现形式的特点,就不可能认识到当今国际国内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不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激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性。
三是要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把主观世界的改造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说到底是根据党章要求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不解决,为谁掌权用权的问题不解决,做人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当官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权力观念,就会热衷于庸俗的低级趣味和官场作风,发生思想蜕变。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更加注重加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把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和改造主观世界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思想交流、党性分析,以及对事关方向道路问题的思潮辨析,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在根本上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来源:党建
作者:冯虞章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