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充分发挥银行监管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2011-04-16 09:40:07 字号:

  银行监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变革仍在持续,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面对复杂形势,银行业要谋远而变,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是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外部资金来源绝大部分依靠银行,这就使得银行成为社会最大的平衡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银行通过信贷政策的实施,利率、信贷规模及资金投向的调节,实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为国家经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有效的银行监管对于银行职能发挥至关重要。个体银行有着天然的冲动去追求更高杠杆率、更大资产规模,以及谋求实现跨业、跨境经营,这就注定了金融体系具有内在脆弱性。必须以严格的银行监管来实施约束,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如果监管不到位,金融机构行为失范,过度逐利,就很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严重的会导致危机爆发,并最终损害到实体经济。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达成一个共识,就是金融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去30年间,在市场至上的理念下,西方发达国家见证了所谓的“金融自由化”,即大规模放松金融管制。此外,资产证券化等“影子银行”业务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相关的金融活动游离到了监管视野之外。最终,酿成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不能盲目依赖和夸大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宏观层面的审慎监管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是不可替代的。

  二、强化监管实践,推进宏观调控

  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银监会实施一系列逆周期的审慎监管措施,资本质量和水平、大额风险暴露、动态拨备共同构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线。逆周期的监管政策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一道,构成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框架。

  合理控制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促进信贷资金有效投入实体经济。近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信贷业务呈现超常规快速增长,特别是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6万亿元,全年信贷同比增速达31.7%的历史峰值。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逐步趋稳,我们积极引导信贷投放回归常态。2010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万亿元,增速回落到19.9%。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和信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我们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规范贷款业务流程,将贷款资金支付给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手,从源头上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积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持续管控行业信用风险。过去几年来,我们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市场准入要求,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和企业的新增授信;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推动银行业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积极稳妥发展并购贷款业务,促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推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结合,进一步发挥银行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的积极作用。

  加强“三农”、小企业和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有效改善金融服务薄弱环节。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我们推进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全覆盖,加大对在中西部和贫困地区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到2010年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95家,批准筹建114家,有力支持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小企业融资业务方面,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把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扩大小企业信贷投放作为战略重点,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109家商业银行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在民生领域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要求,引导银行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应对地震、泥石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提供有效支持。

  加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等重点领域的系统性风险防范。一是加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控。自2005年地方融资平台信贷模式出现以来,我们就十分重视对此类贷款的风险防范,先后通过加强风险提示、整顿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签订的打捆贷款等举措,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确保风险成本和经营收益相匹配。二是持续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我们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房地产信贷安全,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强化对房地产信贷的管理,按照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求,相继出台了“二套房”政策、完善了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政策、督促银行实行房地产授信名单式管理,开展了房地产信贷以及和房地产紧密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信贷的压力测试,严密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

  三、强化微观内生动力,推进宏观审慎监管

  面向未来,银行监管将着重从微观内生动力和宏观审慎监管两个方面积极配合宏观经济政策,推动银行体系的改革、发展和创新,确保银行业持续稳健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明确战略发展重点,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注重优化信贷业务结构,更好地发挥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一是积极支持消费发展。扩大消费需求是“十二五”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新型消费业态将不断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刻了解消费服务需求的重点和趋势,进一步丰富个人金融服务,提高财富管理水平。二是顺应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稳妥推进,继续提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所需的住房、就业、就学等相关金融服务。三是继续大力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银行业要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缜密分析,长远布局,积极参与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银企共赢发展。四是继续加大对“三农”、小企业、就业、消费、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区域协调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统筹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内生治理机制建设。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建立了架构明晰、责权相适和管控有效的治理机制。但是,仍有相当数量银行奉行简单扩张型战略,粗放式经营依然存在。究其根源,发展方式滞后、内在治理机制缺失是重要原因。推动银行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下一阶段银行监管的关键内容。一是要深入推进公司治理改革。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职责界面清晰、制衡协作有序、决策民主科学、运行规范高效、信息及时透明的原则,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强化银行股东的责任,强调董事会的“诚信义务”和“看管责任”,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监督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二是加快考核评价机制改革。重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考核方式,科学制定指标体系,加强资本管理抑制粗放扩张,加强横贯型管理考核发挥协同效应,加强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提升长远发展能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三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继续完善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的总体框架,加快构建形成高效的风险战略传导机制,不断提升各类风险管理的精细度和前瞻性,并将良好的风险文化根植于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形成风险为本的管理文化。四是稳健推进综合经营发展。要按照“制度先行、风险可控”的原则,不断加强并表管理能力建设,强化集团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并建立必要的综合化经营试点主动退出机制,以稳妥有序退出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和集团平均水平的投资。要在明确综合经营战略、完善并表管理、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审慎开展综合经营试点。

  发展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提升金融体系的系统稳健性。“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金融深化发展的宏观管理需求。我们将进一步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积极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探索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机制,逐步构建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和管理体系。一是重点建立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经济周期挂钩的监管制度安排,引入留存超额资本、反周期超额资本等监管工具,弱化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效应。二是加强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研究实施更全面和严格的监管标准,提高监管强度和有效性,同时建立“自我救助”机制,降低“大而不倒”导致的道德风险。三是继续推进建立全球系统重要性机构协调监管机制,对于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影响的国际金融机构,要加强跨境危机处置安排,并有效降低风险的跨境传递。

  积极参与国际监管标准修订,稳步推进实施巴塞尔第三版协议。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的正式成员,我们全面参与了危机以来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最终监管改革方案的科学性、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做出了贡献。在借鉴国际监管新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初步拟定了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资本、流动性、杠杆率、拨备比率等各项指标的具体标准和达标时间表,并着手根据国际监管改革成果,起草和修订各类监管制度,逐步推进国际新监管标准的全面实施。“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并行推进巴塞尔第二版和第三版协议的全面实施,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着力改进风险管理,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保持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和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qstheory.cn/zxdk/2011/201108/201104/t20110413_76845.htm

来源:求是

作者::刘明康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