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样式
2011-04-12 09:58:11 字号: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效结合,必然会通过理论特征和实践标志将双方结合的过程和结果真实地反映显现出来,这就相应地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样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思潮运动,学界普遍认为是从五四运动前后发端的。在此之前,虽然也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但只是作为一种不自觉的零星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大量传入中国,并且有人开始从主观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联系起来思考问题。而作为一个特定的学理性概念,学界普遍认为是由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时代主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形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规律,以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这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毛泽东这里所说的“每一表现”就是指它的具体表现样式。如同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样,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东方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然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争与革命”是当时整个世界鲜明的时代主题,在中国救亡图存则是中华民族的时代课题。这一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与之相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目标指向就是从理论上科学认识解释这一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在实践中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际地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代主题就以“和平与发展”为主,在中国就是要把发展社会主义作为根本目标,这一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与之相对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目标指向就是要从理论上科学认识和解释这一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及其阶段性特征,在实践中施行与之相适应的大政方针,正确有效地解决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可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总是在特定时代主题下具体的、历史的结合,不能脱离世界历史大趋势的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样式

  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之日起,就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作为自己的两大历史使命。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认识世界属于理论探索范畴,改造世界则属于社会实践范畴。而作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既有鲜明理论特征,又有显著的实践标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效结合,必然会通过理论特征和实践标志将双方结合的过程和结果真实地反映显现出来,这就相应地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样式。

  首先,从理论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靠少数精英人物关起门来搞纯粹“经院式”的理论研究,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是要解决民族独立、让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即“站起来”的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是要解决国家繁荣富强、让中国人民共同富裕,即“富起来”的问题。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客观基础。而在解决不同时期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出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升已往的历史经验,创造出新的理论形态,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这一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在90年的艰难探索中,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中国具体国情作为认识世界的重大课题。这当中既有艰辛的跋涉,也有欢愉的收获;既有快速的突进,也有曲折的酸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跌宕起伏、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上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就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或样式。

  其次,从实践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发展雄辩地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靠背诵“经典”、照搬“本本”、或者口头上“言必称马列”,是不可能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同样,在“一穷二白”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或不加分析地照搬套用别国的经验和模式。邓小平明确指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与上述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了两次飞跃、形成两大理论成果相对应,我们党又在不同时期及时运用这一成果,指导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表现在实践形态上,就是开辟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形态或样式。

  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与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样式与实践样式,在根本上是相伴共生、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上看,两种不同阶段的理论样式和实践样式也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具体表现在:它们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和根本原则,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和无产阶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都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当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由浅入深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长期历史过程。毛泽东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早已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东西,中国有特殊情况,不能一下子就完全中国化。”

  今天我们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要发扬贯穿党的历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良作风,光大这一内在地蕴涵在党的肌体和灵魂之中的光荣传统,激活我们党追求理论和实践特色的“内在基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真正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不断以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刘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芳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