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社会管理体制如何创新
2011-04-08 15:29:07 字号:

  创新管理体制,就是把政府的力量和民间的力量融合起来,使政府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的主导力量,民间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的有生力量;使官民相亲,朝野相和,同心协力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而奋斗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

  古人云,官民相亲、其力断金,是讲和谐官民关系的重要性。当前,和谐官民关系不仅是协调社会关系的突破口,而且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切入点。可以这样说,完成社会管理的七大任务,都可以从和谐官民关系入手。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和谐官民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和保持社会稳定仍然需要和谐官民关系。因此,和谐官民关系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和谐官民关系呢?首先,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把管理转变为服务,或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其次,官员要树立“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从政观,切实为民众办好事、服好务;第三,和谐官民关系,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官员们要把新媒体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走群众路线的新模式。中央领导的在线网谈,创造了网络时代领导接近群众的新载体、新形式。各级领导还可以更进一步,在网上开微博,到网络基层听取网民的呼声,随时随地跨时空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这是新时期了解社情民意的多快好省途径;同时还可以在网上和网友分享自己在执政中的难题和感受,取得网友的理解和支持。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任务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社会管理的基础、关键和目的。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是改善社会管理的基础;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关键;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指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现有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目标的活动和过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既是一种创新活动,也是一种创新过程。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在传统社会管理格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政的领导作用,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把它作为政府社会治理的合作伙伴。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由于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政府的态度、姿态非常重要。政府开放的态度和自信的姿态,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关健。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主体

  在创新的社会管理架构中,社会组织和人民大众,其地位像党委和政府一样,是社会管理体制的主体,而不是社会管理的客体或对象;其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在创新的社会管理架构中,治理的对象是物不是人,在这里所有人和组织,都是治理的主体而不是治理的对象。只有物和问题,才是社会管理的对象。

  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之所以给力、有效,就是因为它用最优化的社会结构处理事物、解决问题。人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参与作用。在任何制度或结构中,制度或结构的优化都高于个人的优化。但是这并不是说,个人的优化可以无足轻重。因为,优化的个人是形成优化的团队、优化的组织和优化的制度的基础。因此,在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中,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对政府素质的要求是同步的。这种平行关系要求个人不要抱怨政府,政府也不要抱怨个人。政府和个人,朝和野,只有相亲相和,和衷共济,才能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周礼》开宗明义地说:“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重温传统经典教导,对社会管理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目的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结合新时代的新观念,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会更加厚重、更加平稳和更加有效。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Ky:PAGE}

  【延伸阅读】

  李迎生:全球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中国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最近发表的“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讲话中,重申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提出要“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重提这一传统话题,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首先,促进公众参与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正如胡锦涛所强调指出的,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其次,促进公众参与是适应全球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全球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是指从传统的单向度的管制控制到现代的协商治理的转变。现代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主体间权力的互相依赖性和互动性、自主自治的网络体系的建立以及政府作用范围及方式的重新界定等。在治理基础上提出的“善治” 是一种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强调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以及公民的积极参与,实现管理的民主化。显然,实现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必须促进公众参与。

  再次,促进公众参与是改变我国目前公众参与不足现状的迫切要求。近年的“两会”对农民工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其中在2007年的“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要吸收农民工代表参会的建议,2008年的“两会”开始有了三位农民工代表,这是十分可喜的。要解决农民工处境不佳的问题,没有农民工自身的参与是不可能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如此,解决其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同样有一个发展政治参与的问题。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时期以来,工人农民等基础阶层全国人大代表呈现下降趋势:1977-1981年间,工人农民身份的全国人大代表占全部代表的比例是47.33%,接近一半;1983-1987年间这一比例下降到26.57%;1993年下降到20.55%;1996-1999年间下降到18.9%;2003年进一步下降到18.46%。这种状况虽然近年正在改变,但我国目前公众参与严重不足的现状依旧。

  最后,促进公众参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生各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近期中东、北非等地发生的社会动荡对我国的潜在影响也不可小视。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促进公众参与,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可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导)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

来源:人民网

作者:夏学銮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