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真理,如何离大众更近些
2011-03-15 16:28:34 字号:

  ——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的调查思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联合调研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说到底,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其中,“化”的方法、途径、载体和推动者,即传播方式,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思想武器的关键。调查表明,学校教育对受众理论素养的提升作用明显,但青年群体思想多元化的趋势值得关注;当今受众的时政信息接触渠道以电视、网络等媒体为重点,并表现出明显的分众化和多样性,年轻一代对新媒体更加青睐;在各类理论传播者中,人们对大众传播者、教师和专家学者的认可度较高,政治修养高、理论功底扎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的传播者更受欢迎。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情境下,社会发展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显著变迁,社会发展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的显著转移,社会运作方式和社会特征的显著改变,都使得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但要面对日新月异、不断创新、凸显人际交互功能的各种新媒体,也要面对拥有信息来源的广博性、认知判断的独立性、情感需求的差异性、接收渠道的选择性等一系列新特征的广大受众;还要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的受众信息接收走向;更要面对人们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的方向转化、从注重听取向强调参与的方向集聚的受众社会心理趋势。

  为了真实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现状,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提供对策支持,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研究”课题组,先后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在职成教生,兼顾高校教职工、社会企事业单位人员、朝阳区社区的居民,部分外资企业员工及媒体从业者等,进行了相关问题的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03份,其中有效问卷872份,有效回收率为87.2%。问卷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受众信息接收现状、对内容的接收趋向、相应的传播渠道、对传播者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信息收集。课题组结合受访者年龄、学历、职业等因素,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交互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份调查报告。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认知状况

  本部分主要围绕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看法、对自身的理论认知状况的评价以及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等进行分析。

  ⒈大多数受众认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较好的认知了解

  (1)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系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

  调查数据显示,5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系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28.6%的受访者认为没有系统接触过,而17.2%的受访者对此“不太清楚”。受访者学历与理论认知的自我评价密切相关。初中及以下学历受访者认为自己系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占6.3%,而研究生学历受访者的这一比例为77.8%(见图1)。受访者学历越高,选择“系统接触过”选项的比例越高。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受众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2)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近二十年理论界、教育界普遍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其中学历越高的、年龄较低的受访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了解程度越高,认知也更加准确。这说明该理论传播的影响面很大。交互分析显示,受访者学历越高,对这一问题的肯定回答也越高(见图2)。

  为进一步考察受访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真实的理解程度,调查问卷对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选择,给出了四个选项。结果显示:选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正确选项的受访者比率达到70%。交互分析显示,学历越高的受访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的正确比率也越高(见图3)。这一回答也与上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形成相互印证的关系。

  ⒉大多数受访者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

  (1)多数受访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持肯定态度

  调查显示,在回答“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作用”时,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仍有重大指导意义,但需要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不同学历的受访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受访者对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指导意义的认识,随着学历程度的提高而向更积极的方向变化。比如,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有重大指导意义,但需要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占18.8%,而大专生和本科学历的受访者的这一比例达到50%以上,研究生学历的这一比例高达70%。这一结果说明:学校教育在提高公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性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多数的社会公众对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的现实问题是持积极和肯定态度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值得关注的是,也有少部分的受访者认为“主义并不重要,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就行”,进而表现出与当今时代实用主义思潮流行相吻合的态势。

  另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是,不同年龄的受访者在本问题的选项上,30岁及以下的年龄组,对“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理论来指导,可能更好”的选择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它再次印证了今天年轻一代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强烈浸染中所表现的思想多元化趋势,也显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力正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

  (2)对理论与现实之间的一些矛盾的认识比较理性

  受访者在面对理论与现实呈现的客观反差时,39.4%受访者认为“理论本身很好,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执行层面的问题”;32.3%的受访者认为“理论本身很好,执行也算得力,问题在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说明人们对理论与现实问题之间关系的认识基本能保持理性。

  对信息传播渠道的偏好

  当今时代,大众一般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理论信息?对哪些时政信息更有兴趣?他们一般通过什么渠道接触理论问题?人们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持怎样的态度?对这些问题的把握不仅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针对性,更决定着其传播的实效性。

  ⒈受众获取时政信息的主要方式:看电视、上网和阅读报刊

  调查表明,在众多的信息传播渠道中,电视、网络和报刊是受访者获取时政信息的三个最主要方式,选择率分别为67.2%、61.1%和36.6%。不同年龄的受访者对时事信息获取方式的偏好存在很大差异:年龄越大的受访者越倾向于通过看电视获取时事信息,年龄越小的受访者越倾向于通过上网获取时事信息。传播受众分众化的特征极为明显。

  受访者对电视新闻内容的选择也具有倾向性。《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的综合性时政新闻节目,在“您更关注《新闻联播》中的哪些内容”一题中,受访者最为关注“社会生活动态”和“新闻公告”,选择率分别为52.5%和43.3%,而对“政策法律解释”选择率最低,只有17.7%。不同学历的受访者对新闻内容的关注点差异较大。比如,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没有人选择“时事综合述评”内容,而57.5%的研究生以上学历受访者却选择了此项,差异显著。同时,初中以下受访者则对“会议信息”、“政策法规解释”等表现出相对更高的关注度。总体而言,公众普遍重视新闻的有用性和时效性,同时,其关注的信息与各自的环境、兴趣、需求和知识背景有关。

  ⒉受众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渠道:电视、报纸、网络

  与上述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相印证,除学校教育以外,受访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渠道主要包括电视(53.4%)、报纸(47.6%)和网络(34.8%)(见图4)。年轻受众对网络的使用比例居于首位,而老年受众对广播的使用最多。

  但是,受访者在选择网络媒体的偏好上也表现出差异性。“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网站,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权威网站。但调查表明:受访者经常接触主流媒体网站的占14.7%,偶尔接触的占35.1%,没有接触的占50.2%。从职业来看,40.3%的机关工作人员经常接触主流媒体网站,比例最高;7.6%的在校学生经常接触主流网站,在各类人群中比例最低。从学历来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受访者对主流媒体网站的接触比例最高,达到33.3%,但仅有5.9%的初中及以下学历受访者表示经常访问。全民网络时代的这一现象,值得主流媒体网站研究和关注。

  ⒊受众了解和谐社会理论的最主要渠道:听专家电视讲解、观看相关的影视剧和上网

  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近年来也得到广泛传播。在调查中,对“想进一步了解和谐社会理论所选择途径”问题的回答中,选择率最高的两项分别是“看专家主讲的电视节目”(55.6%)以及“看相关电视剧和电影”(55%)(见图5)。

  受访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随年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20岁以下的人首选的两个途径分别为“看反映这一主题的电视剧或者电影”(55.6%)和“上网查阅相关内容”(53.7%);而30至50岁以下的中年人则更倾向于“观看专家主讲的电视节目”;60岁以上的受访者最喜欢的途径则是“看反映这一主题的电视剧或者电影”(80%)和“读紧密联系实际的通俗著作”(73.3%)。这说明:在同一内容和主题下,中年人偏向于通过系统理论阐述引发深度思考的渠道;而年轻人和老年人更喜欢将理论观点寓于有情节的故事中,重视趣味性。相比之下,40岁以下的年轻人还喜欢上网查阅相关内容,这与其媒介使用偏好是相关联的。

  值得关注的是,20-30岁年龄群体对从“读紧密联系实际的通俗著作”中获取和谐社会理论的选项,在各年龄组中是最低的(38.7%),而从网上获取相关内容则是最高的(59.8%)。这对我们往往习惯于用传统书本的渠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做法,提出了一个应当引起思考的问题:面对今天青年群体信息接收碎片化、浅层化、快餐化的习惯,我们的理论通过什么样的载体传播才更为有效?

{Ky:PAGE}

  ⒋年轻一代对手机等新媒体的认可度高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曾经向手机用户发送“祝福祖国文明公益短信”倡议,受访者中收到过此倡议的占一半,说明此类手机公益短信的到达率比较高。但受访者对这类短信的反应不一,其中2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有54.6%表示“比较高兴,方便就参与”,没有人明确表示反感;有33.3%的老年受众表示“不反感,但不会参与”。

  受访者在回答“您认为手机报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前景如何”时,58%的人认为“会有较大发展”,31.3%的人认为“会有一些人使用,但不会很多”。这一问题的回答与学历、年龄的关联度很大。从学历看,17%的初中以下受访者认为“会有较大发展”,61.6%的本科受访者、71%的研究生受访者也持这一观点。从年龄看,3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有超过60%的人对手机报持积极态度,而60岁以上受访者的这一比例只有6%。可见,年轻一代总体上对手机报的认可度较高。

  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态度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体。受众对不同类型传播者的认同度如何?他们最重视的理论传播者的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在受众看来,哪种类型的传播者更适合于从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受众对目前的传播者最大的意见集中在哪些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将对提升马克思主义职业传播者自身的素养起到关键作用。

  ⒈受访者认同度最高的三类传播者:大众传播者、教师和专家学者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总体认同度最高的三类理论传播者为:大众传播者(40.5%)、教师(37.6%)、专家学者(30.1%)(见表1)。对此,不同学历的受访者差异较大。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最倾向的传播者是大众传播者,其次是各级党政宣传部门的传播者。43.5%的本科学历受访者最倾向的是教师,这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如今的大学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者的影响力。研究生对于教师的倾向性明显较低,只占16.7%,50%的研究生受访者认同专家学者,高于其它群体。这说明随着人们学识的增长,受众对传播者的理论功底、学科素养、专业水平的要求在提高。受访者选择“工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比例最小,分别是11.1%和13.2%。

  ⒉受众最看重的传播者素质:政治修养高、理论功底扎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

  受访者被要求在给出的多个选项中选出理论传播者的三个最重要的素质。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53.5%)、“政治修养高”(51.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42.5%)。其中不同学历的受访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呈现出差异性。44.3%的本科生认为传播者“独特的个人魅力”很重要,明显高于其他组。32.9%的研究生认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重要素质,明显高于其他组。这反映出随着学历的提高,受众对传播者素养的要求呈现出从感性向理性、从外在向内在转变的趋势。

  ⒊受众认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身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照本宣科、方法单一

  目前,理论传播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调查发现,受访者对这一问题选择率较高的两项分别是“照本宣科”(67%)和“传播方法单一”(54%)。40岁以下三个年龄组对“照本宣科”的选择率均超过70%,说明年轻一代普遍对传播者的说教方式比较反感。同时,多数受访者对“传播方法单一”的不满,也提醒理论传播者要敢于、善于进行传播方法的创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大众对理论的接触和接受。

  基于本次调查的对策建议

  调查表明,今天的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程度,不仅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有关,更与理论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时代性、传播主体的高素养密切相关。基于调查数据和交互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与受众的兴趣、利益需要以及信息接收习惯相契合;必须广泛利用各种传播渠道,特别要积极利用网络、手机等新的传播技术,对不同类型的受众展开有针对性的传播;必须提升传播主体的综合素养,从而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

  ⒈在受众层面

  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今天凸显的群体心理、分众特征和个性化趋势,通过努力使科学的理论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以平等交流的意识与受众构筑“共生效应”;另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今天受众的内在需求、情感取向和兴趣趋势,通过对受众需求驱动、情感调动和角色互动的针对性满足,实现有亲和力的传播。

  ⒉在渠道层面

  要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今天各媒介的发展态势和创新形式,通过加强与提升视觉传播渠道的主流建构、网络传播渠道的主流建构和环境传播渠道的主流建构,实现有吸引力的传播。

  ⒊在主体层面

  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职业传播者的素养,使传播者能够从不同受众群体、不同传播渠道的特殊性以及现实生活出发,将理论进行通俗但不庸俗、深刻但不费解、客观但不疏离、方法灵活多样的话语表达和内容呈现,引领大众洞察世事时情,实现有感召力的传播。

  (执笔:王靖华)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靖华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