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考
2011-03-15 16:34:28 字号:

  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日益显著地表现出来,欧美各民族国家的国情越来越带有各自的特点,许多国家成立了独立的社会主义政党,纷纷向恩格斯请求指导。恩格斯密切注视着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广泛了解各国的历史和现状,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结合本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决定本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方针和策略。在生命的最后5年中,恩格斯为过去的经典文本作了一系列序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恩格斯晚年所作序言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基本途径,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怎样化”的问题。恩格斯认为,无论如何不能从书本里发现本国的共产主义,而应该立足于本国实际,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1891年《哥达纲领批判》序言写道:“马克思和我同德国运动的关系,比同其他任何一国运动的关系都更为密切”,所以他认为在德国党和德国社会主义科学之间哪怕有一点不协调,都是莫大的不幸和耻辱,更不用说二者之间出现裂痕了。这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德国党、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紧密结合,使马克思主义适合德国的实际需要。恩格斯对拉法格说,我对非德国人讲话时是一个德国人,要是你们只称自己是法国人,倒会取得更大的效果;因为这反映了事实,其中也包含了由此而得出的逻辑结论。只有立足本国实际,才能充分反映事实,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性使然。1894年《〈人民国家报〉国际问题论文集(1871—1875)》序言提到,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发展前途问题,“最近一个时期,俄国国内外的一些俄国人,再三请求我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长期以来我都推辞了,因为我十分清楚,我对俄国经济状况的细节了解得很不够”。在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前,恩格斯拒绝了对俄国问题的发言权。恩格斯认为,要回答和解决一国的实际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参加各国的革命实践,加深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恩格斯不顾年迈,更忙碌地承担起“各国的社会主义者和工人在本国进行的运动之间的联络工作”。恩格斯的理论工作义不容辞的义务,就是指导各国无产阶级在本国实践中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获得适合本国实践的新的理论认识。

  恩格斯晚年所作序言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依靠力量,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靠什么人来化”的问题。1890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指出,《宣言》“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宣言》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表现出大众化的势头,千百万工人劳动群众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主要依靠力量。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分析说:“《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因此,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在这里,恩格斯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被广泛传播、接受和理解的最深厚根基,就在于他在利益和价值上代表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要求。

  恩格斯晚年所作序言提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根本任务,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为什么而化”的问题。在最后的岁月里,恩格斯多次提到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意大利以及它的标志性人物但丁。恩格斯盛赞但丁,是钦佩他提出了一句响彻整个时代的口号:“走自己的路!”各国社会主义政党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走出自己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道路。几乎同时,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批评赫尔岑,“不是在俄国而是在德国政府顾问哈克斯特豪森的书里发现了‘俄国的’共产主义”,恩格斯援引马克思的话说:“无论如何,决不能根据这点来理解我对‘俄国人为他们的祖国寻找一条不同于西欧已经走过而且正在走着的发展道路’的努力的看法等等。”走自己的路,寻找不同于别国的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最高境界。

  (靳书君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