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一项重大任务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保证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
人民群众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兼顾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不同利益、多样需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是否高度重视、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重要阶段性特征,指出我国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各类犯罪活动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依然严重存在,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等等。这些阶段性特征,从根源来看,可以说很多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反映;从形式来看,可以说很多是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针对这些阶段性特征,中央作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的科学判断,要求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过去的5年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党和政府积极主动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强大合力的5年。“十一五”时期,我们取得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宝贵经验,为“十二五”时期更好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应更加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当前,我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社会矛盾存在明显增多的趋势。因此,应更加重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社会保证。
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从国际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随着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扩大和加深,国际矛盾与国内矛盾的互动性增强,一些国际问题也可能诱发国内问题,如出口下降加剧国内产能过剩、失业率上升等经济困难,进而引发社会矛盾。从国内形势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与此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利益主体多元现象日益显现,社会矛盾特别是各种“两难”问题凸显。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也就很难妥善处理。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并强调了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意义。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人民内部矛盾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和程度内。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十二五”时期,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等目标。这些目标反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需要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这就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创造全体人民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发展环境。为此,应认真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工作。
把握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着力点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能只注重解决表面性、枝节性、日常性矛盾,还应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从系统上化解矛盾。做到这些,需要明确以下几个着力点。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科学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和基本遵循。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关键。应当看到,当前很多人民内部矛盾都是发展不够、发展不科学带来的。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发展的目的、依靠力量和成果分配与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利益关系,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通过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着调整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保障人民利益等丰富内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基本医疗卫生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等等。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必将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推动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以群众工作为主要抓手,通过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既有发展层面的要求,也有工作层面的要求。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具体的利益矛盾,要依靠经常的大量的群众工作来解决。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为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群众观点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群众立场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政治前提。站稳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就能够从群众利益出发,充分考虑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绝不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应在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导体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执笔:颜晓峰 孙伟)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