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找准着力点创新乡镇基层组织建设
2010-11-12 16:35:10 字号:

  创新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培养提升少数民族农民的根本素质,培养一大批政治素质高、懂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少数民族农民,使民族地区农民富裕起来,对于促进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意义重大。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高标准搞好发展规划,制定发展计划,合理布局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一是因受多子多福、养儿防后的传统思维的影响,少部分村民和基层干部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化解;二是打击非法矿井引起干群关系紧张;三是因基础设施建设的拆迁和用地补偿不尽合理,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四是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不是很高;五是极少数人无理取闹,缠访越级访,没有得以有效制止。所有这些问题,都只有加快发展,加大投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素质,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两大工程。民族地区山川秀丽,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彻底解决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交通瓶颈之时,就是民族地区经济起飞之日。要加大投入,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打造山清水秀、交通四通八达的硬件设施,吸引客商来投资,做到“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特别要建设好机场、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乡村油路,形成立体交通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抓组织建设,优化党员结构,把农村致富能手、技能人才、知识分子纳入党员队伍,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加强以好支书强班子为首要任务的班子建设,要以“四敢”为标准;即敢管计划生育、敢管社会治安、敢管以非法矿井为主的安全生产、敢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入村级领导班子,招考少数民族大学生到民族村任村干部,逐步实现村级班子大学生化,要提升村级班子素质,推进村级机构改革,探索小村并大村试点工作,整合土地、矿产、旅游等资源,削减村干部职数,实行绩效工资提高村干部报酬,给予村支部一定的权利,在资源开发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积累,利用积累资金组织少数民族村民抓农业产业化、民族文化结合自然景观抓旅游产业,探索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实现产业化必须有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基层组织建设要抓实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要抓好“五个好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作风建设要以建设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村级班子,优先选拔优秀村支书进乡镇领导班子。二是以发展壮大民族乡镇为重点:当前民族乡镇和非民族乡镇没有本质区别,很多民族乡镇保运转都困难,就难以带领本乡镇农民发展,是否可以给一点优惠政策,并加大民族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民族乡镇更好地带领本乡人民在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公益事业、文教卫生等方面加快发展。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解决乡镇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的问题,上级政府抓大放小,抓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般的行政审批制度按政策、法律和法规要求由乡镇政府审批,上级政府备案制,使乡镇政府权责一致,提高行政效率,创造更为宽松的投资软环境。

  抓好三大培训,提升民族素质。一是加大村级班子的培训力度,利用闲置的农校、财校、工校等学校资源,对村级干部进行为期半年的政治理论、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使村干部提升政治素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致富技能。二是抓好民族青年创业能手培训,培训青年信息技术、工商管理致富技能等,结合劳务输出订单培训,让少数民族青年走出山区,融入社会,磨炼本领,培养一批少数民族青年企业家或工商管理人才,带动大家走共同富裕之路。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可以制定优惠金融政策,如成立少数民族创业发展基金等,支持少数民族工商企业低息或无息贷款,培育壮大少数民族工商业,通过民族工商业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加大民族地区中年农民特别是妇女的培训力度。把培训和产业化结合起来,在产业化中培训技术,培训好技术抓产业化,确保产业化成功。特别要结合发达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逐步西部转移的机会,请转移企业技术人才来培训。同时,农民培训要创新培训形式和培训方法,利用假期学校闲置的时间,给科技部门、企业和职业学校一定的加班费,运来培训设备,发放农民培训务工补贴,像放广场电影一样逐村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通过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增加人力资本。

  盘活人力资源、矿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四大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培训培训再培训,为农民“充电加油”。培训提升农民素质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依靠市场把人力资源配置到需要的环节中去。二是民族地区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争取国家大项目的支持,彻底解决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运用企业化手段摸清储量,制定自由开发规划加快开发进度,招商引资开发民族地区富集的资源,尤其要按照资源开发——初加工——深加工——产品的模式,开发和利用资源。三是发展农业,农业资源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和草原地区,最适合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干果业和中药材产业,如松林坡乡把草地生态畜牧业、中药材产业和核桃作为本乡支柱产业抓实抓好,效益显著。四是发展服务业,通过小城镇建设、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餐饮业、运输业、民族文化产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文德卫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