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项要求,是互相联系和相辅相成的。其中“富有创新精神”中的“创新”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如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科技教育创新、党的建设创新等,从哲学上可以将其概括和抽象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样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方面。贯穿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过程的是创新精神。
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概括与总结,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他们的继任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丰富和发展。无论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列宁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坚持创新,特别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就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在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实践过程中,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这种初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探索,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俄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中国阶段,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的风格。这种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之“的”,即有的放矢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问题。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的发展则推动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本真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实践。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实践是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其本质特征是对给定性的不断扬弃和超越,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关系的再创造。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言,理论创新及其成果影响和指导实践的发展,而实践的创新,则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即实践创新引导和推动着理论创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则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言,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强调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中,一方面我们党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有中华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赢得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并使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毛泽东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党根据国内外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党面临形势的变化,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实践证明,社会要发展,民族要进步,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就需要富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精神。这里的创新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创新是对社会主义既有理论与发展实践及其模式的突破。这是由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本质所决定的,即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之上。正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创新中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并正在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来看,要创新社会主义理论与建设实践,还要有继承、批判和发展精神。这种继承、批判和发展精神其实质就是创新精神。辩证法的创新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适应的思想观点。敢于破除落后的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而这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创新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根本,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实行以及后来党的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既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也大大推动、发展和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激发和调动了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生产积极性。
从精神和文化层面看,创新还推动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和推动着人的思想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和发展。而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等事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的精神的解放,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更重要、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
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历史高度,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唯一选择。如何使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富有创新精神”,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着力:
一是创新精神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创新精神必须建立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之上。党的建设涉及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其重要性、根本性集中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以及其他方面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同时,把握党的建设的规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搞好现代化建设与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只有思想理论素质的提高,才能为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是创新精神与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党的生机与活力取决于党有没有创新精神,有没有能力面对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中心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创新。现在我们面临的中心问题是要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需要坚定信念,也需要明确思路,这就需要创新精神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及其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核心部分。在理论与实践创新中保持党和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其他制度的本质区别。只有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新的实践,才能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永葆党的生机与社会主义的活力。
三是创新精神与加强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发挥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作用等,离不开知识学习和增强创新意识。按照“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对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党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的需要。我们党所以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因为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党,是一个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富有创新精神”,既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也是在全党形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以及由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眼界宽广,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要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之上,本着紧密结合实际、优化知识结构、利于提高能力、促进思想解放、搞好工作开展学习;本着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开展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动力,促进知识向能力,特别是执政能力的转化,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是创新精神与关注现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更加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全党的共同思想和自觉行动,转化为各级党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际能力。只有关注现实,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解决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目的,才能真正体现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价值,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
(作者系云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张仲华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