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大接访”热的冷思考
2010-10-20 15:14:38 字号:

  18日,广州市领导举办公开接访活动,21个直属部门负责人全部接受群众信访。不少市民背着水和干粮、用报纸打地铺通宵排队向领导反映问题。拿不到房产证、社保待遇仍是投诉热点。 (10月19日中新社)

  “大接访”如此火热非但不值得欣喜,反倒充满隐忧。比如官员们是不是离老百姓太远了?我想这是不需要论证的。按理说,接待服务对象——老百姓本应该是当下官员最基本的一项职责,然后在官本位思想的熏陶下,这种干群关系被人为地拉开了距离,而且产生了等级隔阂。以至于,老百姓平日想找领导反映问题是难上加难,弄不好还要被门卫或保安揍一顿,只能指望这种“大接访”,为此不惜通宵排队等候。可以说,“大接访”的火爆是虚火,是公众无法改变官员服务意识的一种无奈忍受。

  “大接访”热还表现出一层隐忧,那就是人治思维依然凌驾于法治之上。据说在接访活动中,不是每个接待点都是火爆的,一般是市委书记、市长的接待点最火,而类似城管委等接待点甚至到十点半才开张。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老百姓的认可规则里,有事还得找最大的官,因为官越大,权力就越大,就越能解决问题。在法治社会里,这种认识难道不是一个悲哀吗?

  政府为什么分那么多部门,还不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个行业内存在的问题,或者按照行业内的政策法规为老百姓服务吗?而且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绝大多数的问题是可以在部门权力框架内解决的,这是部门履行职责的根本表现。然而现实中,一些部门根本没有唯政策法规是瞻,而是将解决之道拱手交给领导,以凸显领导的官威,这是典型的人治思维。

  比如,投诉最多的是房产证以及社保待遇等问题,这些问题本应该是房产部门以及社保部门的职责范畴之内,却把皮球踢给了市委书记、市长。以至于在2008年的一次接访中,时任广州市长的张广宁一整天连午饭都没吃,只上了一次厕所,喝了4瓶矿泉水。可是就算他天天不吃不喝,偌大的广州,他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在分工明确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中,领导越累说明下级工作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越多,越是需要重新审视和考核各部门在履职上的态度和能力。

  在我看来,广州市的这次“大接访”不光要给一些老百姓解决问题,更应该趁机发现并解决所有部门在日常接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投诉最多的部门。如果事事都找市长,要这些部门干什么呢?公众最期望看到的是因为没人来投诉,而取消了“大接访”活动。当然,前提是问题已经被各部门解决掉了,而不是嘴被封住了。傅万夫(辽宁媒体从业者)

来源:山西晚报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