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理论宣传创新
2010-06-02 16:07:10 字号: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了科学阐述,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需要不断创新内容、方式、方法和机制,实现理论宣传的与时俱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呼唤理论宣传创新

  科学的理论掌握了广大人民群众,就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的理论真正转化为实践创新的物质力量,必须首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方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是指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并掌握,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智慧。

  在当代中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通过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思想武器,更加有效地解决我们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性研究,更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宣传。理论宣传不仅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和基本手段,而且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进程和效果。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做好理论宣传工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在今天有许多仍然适用,必须很好地借鉴和运用。但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创新,广大人民群众对运用创新理论指导创新实践有着新的渴望和需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探索理论宣传的基本规律和有效路径,创新理论宣传的理念、内容、手段、方式方法及体制机制,以适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理论宣传提出新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理论宣传工作只有不断创新,做到宣传理念更加科学、宣传内容更加新颖、宣传形式更加生动、宣传手段更加有效、宣传制度更加规范,才能真正担负起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重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创新宣传形式,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引导人民群众真学。理论要为群众所认知,必须考虑群众意愿,适应群众的接受方式。如果人民群众不想听、不爱看,再好的理论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改变理论宣传工作中存在的照本宣科多、联系实际少,空洞说教多、宣传形式少等问题,采取生动活泼的宣传手段和方式宣传科学理论,以生动的事例和鲜活的语言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使人民群众觉得理论真正管用,从而自觉把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追求,积极主动去学。

  树立良好文风,增强理论宣传的通俗性,便于人民群众真懂。理论虽是抽象的,但也能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形式来解读和表述。况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囿于书斋的思辨之学,而是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科学理论、实践理论。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摒弃高深玄虚、晦涩难懂的不良文风,尽可能地适应群众的需要,用通俗简洁的文字表述,用群众的语言阐述,用群众身边的事例说明,便于群众思考和理解,使人民大众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突出准确性和科学性,增强理论宣传的说服力,促使人民群众真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理论宣传要力求完整而准确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清晰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现实价值,使人民群众真正明白和相信,只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才是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以实现的科学理论,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真诚信仰并身体力行这一科学理论成果。

  契合群众需要,增强理论宣传的现实针对性,帮助人民群众真用。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在于管用。只有契合群众需要,正确回答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科学理论才能为人民群众所认同,才能实现大众化,进而产生巨大的威力。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宣传必须紧密结合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结合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结合群众的生活实际,努力对当前亟须进行理论引导的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使科学理论真正成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思想武器,真正为人民群众所认可、所接受、所运用。

  以理论宣传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理论宣传要肩负起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重任,必须深入探索理论宣传工作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宣传工作的实际出发,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探索创新理论宣传的有效途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理论宣传的有效途径。一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学科、进教材、进课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二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传播形式,使人民大众认知认同和运用这一理论;三是发挥好报刊、图书、广播、电视在理论宣传普及中的传统优势,同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大众媒体,使新兴媒体成为理论大众化的崭新平台。同时,要遵循和探索传播学规律,研究受众心理和特点,善于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理论宣传取得最佳社会效果。

  建设高素质的理论宣传队伍。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需要理论研究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准确的阐释,更需要理论宣传普及工作者有效的宣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理论宣传工作者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对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为此,要精心培养一批善于撰写理论宣传读物的理论工作者,倡导领导干部和知名专家学者带头撰写理论宣传文章;完善激励机制,给予通俗性、普及性理论成果与学术性成果相同的待遇,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理论工作者给予相应表彰和奖励;抓好新闻媒体理论宣传和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发挥好新闻媒体和各级党委讲师团的作用,努力打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高素质的理论宣传队伍。

  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工作。实践证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要被群众所认同和掌握,需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加强理论宣传,而不能靠突击学习来解决。因此,建立以理论宣传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一是建立和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对各职能部门在理论宣传中承担的角色任务,从职责上加以明确,从源头上加以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宣传教育部门负责落实、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舆情调研机制,深入了解基层的最新实际情况,了解干部群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准确地把握人民大众的思想动态,根据实际需要,确立理论宣传的重点和方向。

  三是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把加强理论宣传工作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动理论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执笔:吴宏爱 顾赞良)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