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论毛泽东的改革开放思想
2008-12-24 09:28:20 字号:

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政治口号和社会任务来提出,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事。但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改革开放思想已是其一个完整的组成部分。我们研究它,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关于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的改革开放思想,始终贯穿了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领导。这条原则在制定宪法和国家总任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毛泽东在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时,他强调把社会主义原则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强调“用宪法这样一个基本大法的形式,把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使全国人民有一条清楚的轨道”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一生为之争取、为之建设的总目标,他认为争取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手段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是衡量一切是非得失和正确与否的标准。他说“辨别香花和毒草的标准,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两条”,“鉴别真假善恶,主要看人民是否真正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与党的基本路线,与国家的总任务和宪法是不可分的。
2坚持独立自主。不论在革命过程还是建设事业中,毛泽东的一贯立场是独立自主,他不畏帝国主义的强暴,从来不屈服于外来的压力,也从不悲湎于自己的积弱贫穷而乞怜于人。他说:“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以强凌弱,一贯主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互相尊重和平等互惠。
3坚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不合实际就错了。”并且强调要真正从行动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在口头上讲联系,“如果只是口头上讲联系,行动上又不实行联系,那么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革命要依据国情,改革开放同样要依据国情。
二、关于改革的对象、目的和任务
1改革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方面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相矛盾的方面,则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完善,在此情况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说:“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当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改革就是要革除这两组矛盾不相适应的方面,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巩固,因而不需要破坏生产关系和推翻上层建筑进行重构。但毛泽东并不认为改革是件容易的事,相反,他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应当准备对付国际国内可能发生的许多重大问题”
2改革的目的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毛泽东看来,革命是为了推翻旧制度,解放生产力,是解决对抗性的敌我矛盾,因为旧制度束缚生产力、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不对旧制度、旧政府、旧军队进行摧毁,社会生产力就得不到解放。改革则是为了保护和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非对抗性的内部矛盾。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他又说:“生产力发展了,才能解决供求的矛盾。”这说明要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的需要,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生产力。所以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目的服务的。

3改革的任务主要是改革政治,精简机构,建设好领导班子。1956年,毛泽东在论述“十大关系”的时候指出:“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在一不死人二不废事的情况下,我建议党政机构进行大精简,砍掉它三分之二。”党政机构要精简高效,是毛泽东改革政治的出发点和关键。而精简机构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就是要建立好领导班子。1957年3月,他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还需要有一批党外的志士仁人,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向,同我们一起来为改革和建设我们的社会而无所畏惧地奋斗。”

三、关于开放的范围、宗旨和方法要求
毛泽东的观点表明,党对党外,国对国外,都应当实行开放。他说:“共产党应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共产党的这个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永远不变的。”他再三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应当跟别人的长处学习,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一定要学会打开大门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方法,一定要学会善于同别人商量问题,共产党员只有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这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对党外的态度。对外国的态度,毛泽东同样是相当明朗的,他曾正式声明:“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还是在1934年,他就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我们的一个经济政策和经济建设的中心内容之一,因此他说:“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得做。”他特别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认为开放的宗旨就在于:学习先进,发展自己。他提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强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他说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有益的东西,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并且他还指出,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也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

在向外国学习的时候,毛泽东曾多次告诫我们:“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对于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符合科学的方面。”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必须联系实际和联系国情来学习,以利于达到发展我们自己的目的。

总之,毛泽东是现代改革开放思想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认为改革是长期性的,开放应是全方位的。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使他只能着力于开创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和巩固新的生产关系,而不是致力改革政治和改革生产关系;也由于当时的国际条件,使他不能单方地对外开放,而只能以限制对封锁,只能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来谋求自我发展。毛泽东的改革思想,就是要求根据实际情形的变化,不断解决各种矛盾,不断解决各种新问题,而不是脱离实际和超越历史;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是要求对外学习先进,对外友好交往和友好合作,而不是向外学习腐朽落后的东西,也不是对外依赖,更不是对外屈从。这是毛泽东改革开放思想的光辉,也是他老人家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明灯。
(作者系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高级讲师)

来源:

作者:谭建湘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