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推动科学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宜章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更应立足经济结构不优,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现状,牢固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化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发展着力点,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宜章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转变干部群众观念为着眼点,努力在破解思想障碍上下功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的超越,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没有观念的领先,就不会有发展的率先。
1在解放思想中破除思想障碍。解放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一些同志习惯从宜章纵向比,满足于现状,陶醉于成绩。存在“小进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在工作中,消极畏难、无所作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敢为人先精神,有的怕担风险、怕负责任、不敢作为,有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做事的议论做事的、看事的评价做事的。一些同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习惯凭旧经验按老套路办事。这些思想弊端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的发展。要破除制约宜章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必须跳出宜章看宜章,进行横向比较,与发达的兄弟县(市)比较。立足宜章实际,正视发展不足。只有认清形势,查找自身问题,思想才能与时俱进。
2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开展“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科学发展”的专题研讨活动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以解放思想为动力转变发展观念,推动科学发展的共识,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在解放思想中探索新思路。解放思想,目的是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既要实事求是地面对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又要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思路。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作为推动工作的“加油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维必须由单一的定势思维向发散、开放、立体思维转变;经济必须由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转变。大力实施以发展新型工业,打造新型农村,构建新型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三新战略”。真正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推动宜章经济社会新发展。
二、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突破点,大力在增强发展后劲上下功夫
当前,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对外是吸引力,对内是亲和力,只有营造良好环境才能吸引外资,才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1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宜章地处“楚尾粤头”,毗邻广东,区位优势明显。大力推进以交通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将潜在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通村公路提前三年完成通水泥公路目标后,加快通组公路建设,尽快促成贯穿县境的厦蓉高速公路、武广客运专线、宜凤高速公路早日竣工,积极筹措资金,着力实施好S324白石渡至临武石桥头路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及县城第二水厂建设。通过实施黄沙溪水库和黄岑水库除险加固,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华中湖南电网与郴电国际宜章并网工程,宜章供水、供电保障力大大增强。
2精心打造发展平台。园区兴工。发挥园区投资“洼地”效应。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在有色金属、能源、建林、皮革、鞭炮纸业等工业小区的基础上,先后启动了宜章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洞工业小区、长冲工业小区建设,进一步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建设白石渡氟化铝工业园及沙坪工业园区。对园区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封闭管理,严厉打击“四乱”等违法违纪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成功引进俊丰印染、恒维电子、东方红药业、气拓空调、皓月有机硅、伟然玩具等15个加工贸易产业项目,引进外资24488万美元。
3大力实施项目带动。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立足资源优势,精心挑选项目、包装项目、推介项目。抓好项目开发和储备,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广泛吸引各方投资。引进重大项目,推进项目建设。对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制度,进行项目跟踪协调,及时为项目在兴建和发展中碰到的问题排忧解难。通过兴建一批经济效益好,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增强宜章经济发展后劲。
三、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支撑点,着力在提高发展速度上下功夫
解放思想,就要切实增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危机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能否抓住当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建立产业、环境、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对接,发展加工贸易,对实现宜章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1抢抓发展机遇。宜章具备相对的资源、区位、交通优势。但产业呈梯度转移、就近转移、沿交通线转移的规律已被打破,我们不能以为自己地处“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就可顺理成章地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产业转移出现“南拉、北引、周边转”的新挑战,显现出“跳跃式”、“跨跃式”转移趋势,我们必须破除“守株待兔”的思想,树立忧患意识、竞争意识、抢抓机遇、主动出击。加快编制好《宜章加快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规划》。整合优势,加快产业对接;夯实基础设施,加快环境对接;营造政策优势,加快体制对接。
2培育优势产业。充分依托本地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优势,认真做好转化文章,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产业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高附加值,重点推进白石渡氟化铝、瑶岗仙裕新多金属矿技改等资源项目。
3大力招商引资。坚决破除欺生排外、“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陈旧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改变以往坐等上门的思维,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坚持内资与外资一起引,项目与技术一起引,注重和强化引资实效,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政策。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四、以保障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力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上下功夫
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发展的速度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度。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尽最大努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解放思想的过程变为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过程。
1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利益。共享发展成果,谋划民生大计,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上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带来的好处,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热情,从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致力为民办实事,改善民计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致力让少数人民先富起来,向共同富裕的利益转变,必须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以实际行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以为民办实事为契机,实施惠民工程,加大公益事业的投入,切实解决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难、就读难、饮水难、行路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工伤、生育等保险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文化等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3积极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基础。既要开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整治活动,又要构建维稳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大下访”和“大接访”等各项活动,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理顺群众情绪,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逐一整改,对涉法涉诉个案问题逐项落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发状态。
来源:
作者:周笑春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