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邓小平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开启了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30年来,神州巨变,华夏腾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人的变化。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本文以女性的发展变化,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一、女性受教育权在开放的中国大踏步前进
倡导男女平等的《婚姻法》,是作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进入人们视野的,但男女平等真正的落实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门的慢慢打开,人们开始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女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女性其弱者的形象和男性的附属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薄,女性受教育权得到了社会的重视。
1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
随着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青年男女享有教育资源的差距明显缩小,30岁以下女性的平均上学年数,城镇为104年,仅比男性少03年,农村为70年,与男性的差距从农村总体的17年降到了09年。
2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迅速缩小
普通高等学校女大学生在校生的比例由上世纪80年代的25%,90年代中期的35%,飞速增长到目前的男女比例几近相等。女研究生1978年828人,所占比例仅为99%,到1999年在校女研究生达76万人,2007年,在校女研究生近10万人。
3继续受教育水平提高
有数据表明,女性享有的继续教育机会增多,在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中,有268%的人最高学历是通过成人教育获得的,比男性高22个百分点,有135%的女性近3年来参加了各类培训或进修,40岁以下城镇女性参加培训比例达261%,农村女性参加的培训以实际技术为主,占615%。
中国妇女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它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女性本身解放的发展。女性自身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女性登上社会舞台展示魅力的前提。
二、知识经济改变了女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科技知识深入人心
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学习、理解、掌握、传播、适用、分配和再生产,都离不开具有文化的人,知识经济社会是以人的创造能力为本的社会,为此,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她们抛弃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旧观念,勇攀科学高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女科技工作者占从事科技工作总人数的33%;90年代中期有女科技工作者807万人,占全体科技人员的35%;近年有快速增长的趋势,她们涉及高能物理、遗传工程、生物制药、微电子技术、航天航空等“高、精、尖”领域,与男性一样取得突破性成果。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还将在未来时代延续。
2女性竞争与效率意识增强
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女性要立足于社会,不可能在男人影子底下寻找自己的位置,必须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华、能力与男子公平竞争,并利用竞争机制维护自己的权利。上海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工作环境和收入都令人羡慕的职业女性,不再视安定为谋职的要素,而是更渴望变化的节奏,工作不如意,立马跳槽,与人们印象中“白领男性为追求事业而频频跳槽”的传统定势大相径庭,女性跳槽的人数比例比男性要高出14%。
3女性主体意识增强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的物质生产必然带来人类精神生产的现代化,带来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在以往的年代,女性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地位,只有依附男人,所以“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使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始回归,进而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她们崇尚自由、平等,大力张扬个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不再认为男主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她们强烈的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属性与家庭属性的统一,“事业与家庭兼顾”、“做一个完美的女性并拥有整个世界”已成为广大女性的主流思想,她们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半边天。《今日女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妻子拥有实权的占了1/3,余下的2/3则为夫妻平等,由此可知,两性平等的民主型家庭已成为我国的主流,家庭中许多重大事务夫妻共同协商解决,她们更注重情感交流和互相尊重,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开放的社会为女性成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恩格斯曾指出:妇女解放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成为中国的显著特征,开放的社会把女性从封闭的家庭解放出来,女性得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上社会舞台。开放的社会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机遇与条件,她们不再满足于经济、家庭生活、文化教育等与男性的平等,而把视野拓展到政治领域、企业和其他行业。
1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前,女性是被动参政,改革开放后,男性和女性思想都大有解放。男性普遍认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认可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女性从以前的要我参政议政到现在提出我要参政议政。其参政领域从单纯的进入立法机关和政府机构延伸到更广阔领域的参政和议政,参政主体从以女干部为主扩展到女性群体,参政过程从被动行使法律权利到主动争取,在参政意识方面,对参与高层决定期望值有所提高,为此,一大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了国家政治舞台,党政领导班子中女性人数逐步增加,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大女代表、政协委员逐届增加,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中共十六大女性代表所占比例为181%,比十五大的168%提高13个百分点,女政治局委员为42%,而十五大为零;十七大女性代表为445名,占代表总数的201%,比上届增加04%。
2女性经济地位提升
妇女在企业界的地位明显上升,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杨澜一样在多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女企业家,董事会清一色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中国妇女报》和中国社会调查中心曾评出了杨澜等10位女性企业风云人物,她们是在改革开放,人们思想大解放的潮流下,借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助力,善抓机遇的女性杰出代表。她们不仅擅长于传统的“守业”,而且具有不断拓展空间的才华。
在其他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各行各业为女性同胞提供了更多的施展才华的岗位,她们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家庭、社会和国家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女性蜕变历程的透视,我们欣喜地发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妇女权益不断得到保障和增强的三十年,女性的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女性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提高,女性拥有了更多的展示才华的舞台。改革改变了中国,使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改革改变了女性,使女性一步步走向自尊、自立、自强。我相信:新女性以新面貌,在新的时代境域,能够以创新的思维,创造出更加欣喜的成绩。
来源:
作者:张红艳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