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省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发出号召,全省上下要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持加强修养,大兴勤奋好学之风;坚持求真务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坚持群众路线,大兴亲民爱民之风;坚持艰苦奋斗,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坚持清正廉洁,大兴廉洁从政之风。这是省委对全省各级干部的谆谆告诫和郑重要求。
加强新形势下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科学发展,共创和谐,加快富民强省的有力保障。干部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是每一个干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其品德、品性和品位的综合体现。作风建设不仅事关干部个人,而且事关党的工作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
作风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一个干部是否有威信,不仅取决于权力因素,也取决于政治素质、思想修养、工作作风、精神境界等非权力因素。“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干部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态度,敬佩的是作风,不满的也是作风。良好的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比权力、地位等有形力量更为强大、更为持久,也更有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
作风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干部队伍是现代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党和国家全部事业负有重大责任。群众往往从干部作风上认识我们党,外界也往往从干部作风上来评判我们党。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着人心的向背和事业的成败。人心,权力换不来,金钱买不来,自己吹不来,要靠各级干部的优良作风来争取。好的作风,是一个凝聚人心的巨大磁场。
作风问题,关系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让全省人民尽快过上富裕的生活;加快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使湖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省委提出的这一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工作思路、完善的政策措施,也离不开全省各级干部的优良作风。没有好的作风,再好的政策也会大打折扣,再好的理想也会成为空想。
干部作风是一把尺子,可量出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干部作风又是一面镜子,可折射出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优劣。
现在,我省干部队伍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十万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建整扶贫”、“双联双扶”、“调查研究解难题,深入基层送温暖”等重大举措的出台,使干部作风不断改进,大多数干部能够切实做到重视学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爱民。但也要看到,干部作风方面也还存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有的干部学风不正、玩风太浓,缺乏真才实学;有的干部盛气凌人、派头十足,服务意识淡薄;有的干部精神不振、为政不勤,衙门习气严重。再比如,一些地方文山会海十分突出,许多工作在一片表态声中落空;检查评比过多过滥,给基层造成很大负担;脱离实际兴建楼堂馆所,挤占大量财政资金。尽管这些现象只发生在极少数地方、单位和干部中间,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就会严重损害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作风是干部的一张脸谱,是冷漠、刻板,还是热情、豪放,要由自己来塑造;作风是干部的一张名片,是光亮、鲜艳,还是暗淡、晦涩,要由自己来决定。
良好的作风,来自于责任与使命。一颗道钉足以倾覆一列火车,一根火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一张处方足以决定一个人的生命。很多错误的发生,就是因为缺少那么一点点责任心。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责任心和使命感,能够焕发激情,能够激励斗志,能够成就大业。一个责任心和使命感很强的干部,无论身居领导岗位还是从事平凡工作,总是具有进取的精神、严明的纪律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良好的作风,来自于道德与良知。要当一个好干部,离不开“德才”二字,而德是最重要的。为人要有社会公德,居家要讲家庭美德,干事要重职业道德,从政要修为政之德。德高胜过才高,德常常能弥补才的不足,而才永远填补不了德的缺陷。一个干部缺少什么都不可怕,唯独不可缺德、少德。历史上,成于才干败于德者不胜枚举。腐败分子的堕落,大多是从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开始,而最终坠入深渊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德兴则业兴,德毁则人亡。
良好的作风,来自于慎微与慎独。慎微,就是注意“小节”,在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不开任何“口子”。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原则、有人格。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这既是实践的经验,也是历史的教训。慎独,就是增强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始终保持清醒,严守纪律,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永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干部作风建设,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理想、信念、道德的培养,是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培养。全省各级干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自觉加强修养,自觉接受监督,把作风建设贯穿于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既要勤于学,又要笃于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干部从业的基本准则。当今世界,新知识、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干部承担着更大、更多、更重的责任,需要更多的知识、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能力。只有认真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才能在工作中言之成理、论之有据,才能取群众之精华、集众家之所长。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在群众中汲取智慧。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知而不行、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败坏风气,失信于民。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和思考,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为富民强省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既要求真知,又要讲实干。求真务实是做好各项工作、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哪里求真务实的风气浓,哪里的工作就能呈现活力,赢得主动,取得实效。求真需要科学的精神,需要坚韧的毅力,需要务实的态度。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最缺的不是战略,不是思路,而是把战略和思路变为实际的具体行动。全省各级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要从具体事情抓起,定下的事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要从改进文风、改进会风、改进政风抓起,切实做到文风清新,会风清简,政风清正。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富民强省的事业推向前进。
既要勤干事,又要不出事。勤政是干部最基本的品质。干部不干事,出工不出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仅影响自己的进步,而且会耽误一个单位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的大计。现在我省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正是干部大显身手、大有可为之时。各级干部要以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志向鞭策自己,以时不我待、寝食难安的精神勉励自己,切实履行好职责。既要踏踏实实做事,又要干干净净做人。人的一生,就像列车在轨道上运行,循规则向前,脱轨则翻车。开好这趟人生列车,就要克己奉公、清正廉明,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干部不是圣人,同样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但要以党纪国法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功名利禄心不动,酒绿灯红眼不迷,不义之财手不伸,歪风浊流志不垮。把好“廉”关,关键要心存敬畏,常怀畏党畏民、畏法畏纪之心。从一定意义上讲,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一种高危职业,如果胆大妄为,就会走上不归之路。要知道,“畏”是一种理性的召唤、良心的内省,是一种自觉的党性锻炼。时时心存敬畏,就能多一点正气,少一点邪气;多一点满足,少一点贪心;多一点理智,少一点盲目,达到“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的境界。
既要做好事,又要做好人。作风问题不只是一个做事的问题,也是一个做人的问题。要把事情做好,先要把人做好。好人不见得是好干部,但好干部必须首先是个好人。“人”字,一撇加一捺,区区两划,写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我们要做一个好干部,首先要做一个为社会、为人民所称道的好人。什么是好人?季羡林先生说,想自己少一点,想别人多一点的就是好人。启功先生说,在想自己的同时,也能想想别人,就是好人。郑培民同志恪守“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准则,把做事、做人、做官很好地统一于一身。这些,都为我们怎样做好人提供了启示和榜样。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既是作风问题,又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每一个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亲民之举,顺乎民意,关注民生,办好群众急需的事情,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做到“站起来当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
实现富民强省目标,既靠硬实力,又靠软实力。干部的良好作风是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是一种干事兴业的优良环境,是助推湖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只要全省各级干部都能从自己做起,从小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干部作风就能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湖南就能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共创和谐、富民强省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来源:
作者:宁炬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