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谱写新篇章
2008-12-10 10:56:39 字号:

(一)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旗帜,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开启了全面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的新阶段。

  (二)自古以来,天下大道就是安居才能乐业,民富才能国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一切空话都毫无用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也是做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的结合点。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最终都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上,体现在城乡面貌的改变上,体现在老百姓的幸福上。因此,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最鲜明的价值追求和历史责任。

  (四)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摆脱贫穷落后为出发点,以实现民富国强和共同富裕为落脚点,开启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进程。经过近30年的不懈奋斗,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人民生活从解决温饱跃进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这不仅造福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而且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利民、惠民、富民政策,全省6800万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显示了党的富民政策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也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从我省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还有一部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改善民生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把这两个“没有变”作为根本依据,充分认识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认识和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要紧紧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机遇,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积累促进社会和谐的经验,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六)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要抓手,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大力解决群众带共性的突出问题,对重点民生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逐项加以解决。我们作决策、办事情,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多做一些对群众有益有利的事,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享受幸福。

  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自觉查找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矛盾,找准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真正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七)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途径。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积极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是要切实加大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这些年来,我省各级政府的财力都在不断增长,要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着力推进财政支出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倾斜,把新增财力主要用在改善民生上。即使财力还不够宽裕或者有些吃紧,也要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逐年有所改善。在安排财政支出时,尤其要注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贫困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特殊群体倾斜,使人民群众在享受公共服务上更加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把全民共享作为重要目标。各项社会建设都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对改善民生的目标进行具体化,就是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改善民生的成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

  改善民生的“五有”目标,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重承诺,也使改善民生的工作进入了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层面。这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更加稳固的执政基础,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教育强省战略。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强省是富民强省的重要支撑,推进富民强省必须紧紧依靠教育和人才。各级政府要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教育发展力度,强化教育发展措施,按照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尤其要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着力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切实解决“上学难”的问题。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创业带动全省的就业。扩大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途径,必须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全省各级政府都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努力建设创业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还要重点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完善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难题,全社会合奏就业再就业工程的和谐之歌。

  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加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追求“民富”的重要保障。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缓解和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要加快建立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群众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改革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为社会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特殊群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尽全力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需要。

  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各级政府要强化自身责任,鼓励社会参与,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让群众得到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尤其要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住房改革政策,支持城乡居民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住房问题,切实抓好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工作,重点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房,形成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

  (九)政和终将为民计,关切最是问苍生。只要我们大力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在富民强省的进程中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加大改善民生问题的力度,切实为困难群众和低收入家庭排解困难,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就一定能够使全省人民生活更踏实、更幸福,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谱写新篇章。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宁 炬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