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危难关头共担当
2008-12-10 11:18:07 字号:

    天地不仁,斯为浩劫。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强烈地震,其影响范围之广,人员伤亡之多,抢救难度之大,为我国30多年来所罕见,抗震救灾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和困难。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正在考验着历经劫难而不屈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这种情况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的抗震救灾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迅速作出科学而果断的决策,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全国各地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共同投入到了抗震救灾斗争中。

灾情迅速牵动了13亿中国人民的心,也深深牵动了6800万湖湘儿女的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省委以最快的反应连夜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支援四川受灾地区抗震救灾工作,并向灾区发去慰问电,同时提供捐助和派出第一批紧急救援队。会议还要求全省人民响应中央号召,立即行动起来,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随时为地震灾区提供各种帮助。

面对灾情,我们想到了什么?全国上下一盘棋,华夏儿女一家人。在灾难中守望相助,让灾难中没有孤岛,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愈挫愈强的奥秘所在。四川地震灾区传来的每一个消息,无不让湖南人民为之揪心;看着死亡人数的激增,湖南人民无不感到深切痛惜。这场地震的重灾区虽然在四川,但湖南人民感同身受。我们不会忘记,为战胜1998年那场滔天洪水,为抵御2006年那场“碧利斯”台风,为抗击鼠年年关那场罕见冰雪灾害,是包括四川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与我们共同承担、并肩作战、携手相助,为我们战胜天灾提供了巨大支持和强大动力,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融融温情和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今天,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成员遭遇了重大灾害,我们湖南人民岂能袖手旁观?那一个个受伤和逝去的生命,就是如我们父母和兄弟般朴实、淳厚的同胞。面对这一切,我们怎能不穿心作痛,但我们相信天变不足畏,因为我们与灾区人民心同一脉,必将一起承受,一起面对,一起战胜这场猝不及防的特大地震灾害。

面对灾难,我们该做些什么?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支援地震灾区,需要我们在物质上慷慨解囊对灾区群众施助,在精神上写下自己的祝愿为灾区人民祈福。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和深入灾区是一种支持,人民子弟兵奔赴灾区救助是一种支持,社会各界为灾区捐款捐物也是一种支持。湖南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更应该怀着特殊的感情,用实际行动支援四川的抗震救灾工作。截至5月29日下午3时,省赈灾募捐办公室统计,全省向四川灾区捐赠款物共计89400.39万元(资金73519.78万元,物资价值15880.61万元),其中:省委、省政府已支援四川500万元、甘肃200万元;省委组织部统计湖南党员上交中组部的特殊党费累计4025万元;省赈灾募捐办公室(省慈善总会)接收捐款9231.55万元,物资价值3617.17万元。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灾区人民的伤痛当作自己的伤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各种形式、不惜一切代价为灾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战胜灾害提供支持,其实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更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需要的是风雨同舟、坚守相助的精神,需要的是一份份真诚的爱心和一点点具体的行动。爱心是冬天里的一片阳光,也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能让濒临绝境的灾区人民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只要是符合灾区抗震救灾的需求,这一份份爱心依然义薄云天,这一点点行动照样感天动地。哪怕是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对灾区人民表达关注和爱心的最好方式。

面对灾难,我们悟到了什么?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无数的自然灾难,但从来没有低头和屈服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伟大民族精神。目前,全国性的各种抗震救灾活动正在积极开展之中,各省市区和社会各界都纷纷向灾区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个人性质的各种捐助捐献活动也一浪高过一浪。这场地震带给人们的是痛苦和悲伤,但它使所有中国人的心再一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战的坚定意志与伟大力量。正是这种深藏于内心的精神力量,使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跨过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也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特大天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省份,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难免还会遭遇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自然灾害,但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我们都要始终相信,只要意志顽强、信念坚定、精神不倒,就能够闯过任何难关和险滩,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

天灾总是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降临。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成功的路从来都不是坦途,两旁长满鲜花的路我们要走,荆棘遍地的路我们也要走。这场特大地震正在考验着政府应对灾害的执政能力,正在考验着灾区人民战胜灾害的意志与信念,也正在考验着湖湘儿女驰援灾区的品质与水准。

来源:2008年第06期

作者:宁炬

编辑:闵美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