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时代青年如何理解和把握伟大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解读伟大奋斗精神,让新时代青年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有益于青年一代焕发蓬勃生机、勇担重任、卓越创新,坚定前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上,高扬自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伟大奋斗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无论顺境逆境,前行的步伐从不停止,因为内心的坚守,也源于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和笃定。一如周恩来在年少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宏愿并以毕生努力来诠释,展现其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伟大精神和责任担当。周恩来始终坚信中国的革命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核心利益的崇高伟业,是与亿万中国人民日思夜盼的幸福生活关联在一起的光明事业,所以不畏艰难险阻,以奋斗精神谱写其光辉一生。亦如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阐明要选择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职业,自此风雨兼程,为追求真理不惧颠沛流离与贫病交加,成就了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信仰与实践合一的光辉典范。青年一代要懂得:奋斗不总是顺风顺水,愈是在艰难困苦时刻,奋斗精神愈是熠熠生辉,因为拥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坚定前行的力量,理想和目标便如灯塔般醒目和闪耀,指引着人们奋勇前进,无惧风浪、无暇悲叹。
伟大奋斗精神是诉诸改造世界的实干精神。中国古人历来讲求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谈的就是实践和实干的重要性。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带领广大中国人民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靠的就是伟大的实干精神。邓小平说:“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今天,我们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尤需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的实干精神,不惧各种阻力,奋力扫清障碍、铺平前进道路,以早日实现人民期待的幸福美好生活为我们的奋斗主旨,以实干笃定前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是遵循和把握规律基础上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践观与伟大奋斗精神内在契合,要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要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要敢于科学铲除旧事物滋生的土壤,改变现存社会的不足与缺无,为新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要奋斗就要有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力量,行动起来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或意念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伟大奋斗精神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坚韧执着。任何一项事业获得成功都有可能遇到艰险,艰险如一面镜子,照出弱者的怯懦和强者的坚韧。要干事业就难免会有牺牲,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生命,只为事业成功后更多人受益。一如塞罕坝建设者们将自己的青春与力量都撒播在治沙的坚守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逆行的医务工作者为保卫更多人的安康将自己的生命与安全置于危险之中,革命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取得中国革命成功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伟大奋斗精神让平凡人在干事创业中成就不凡,如“愚公移山”。愚公立志攻坚克难之坚韧执着的精神,不仅激励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其中,更能感天动地。1945年,毛泽东解读愚公移山,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决心要挖掉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这种遇河架桥,遇山开路的坚韧和立志克服各种艰难困苦的执着,不畏艰辛与牺牲,胜不骄败不馁,带领中国人民不仅扭转近代中华民族的颓势,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新中国,更是与中国人民一起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奋斗精神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自由体验。奋斗,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艰苦奋斗一词就在昭示这个道理。奋斗必须直面艰苦,但并不止于艰苦,奋斗指向更高远的目标和更美好的将来,指向成功,指向幸福。
伟大奋斗精神之超越自我,意味着更广阔的胸怀,不为一己之私利,而是着眼于更多数人的长远利益;意味着更高的境界和格局,站位高、眼界宽。奋斗者的幸福,是克服不足后超越自我的创新,是遵循和把握规律后的自由,是穿过荆棘,跨越险滩后的从容与喜悦,是超越小我成就大我为人民带来幸福的愉悦体验,是为继续前行积淀的自信和力量,这种幸福一如马克思完成伟大巨著、钟南山看到治愈后患者的笑脸、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奋斗中收获了更多自信和勇气,更加坚定、更加昂扬地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广阔道路上。
伟大奋斗精神的内涵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四个层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今天,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理应自觉传承和弘扬伟大奋斗精神,汲取其精髓和力量,奋发向上、实干兴邦、坚忍顽强、超越自我,在拼搏进取中谱写崭新篇章,为伟大奋斗精神注入时代活力和丰富内涵。
(作者:韩雪青,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韩雪青
编辑:莫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