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则天下安。粮食工作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积极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我国今后的粮食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全局方向。对此,落实到具体实施环节上,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关键还在基层。
基层是三农政策落实的服务站。中央出台的惠农政策、重大决策,都需要在基层落地生根,才能有效地推动和保障粮食生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耕地保护制度的落实,依赖于地方政府自觉严守耕地红线,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促进粮食增产增值。同时,惠农政策的完善落实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区域农业发展,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中央政策“下到基层”,地方出台配套政策,提高种粮补贴标准,理顺粮食收购价格,刺激粮油市场活力,保障种粮大户利益,充分应对自然灾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软硬兼顾”的生产环境,促进种粮农户种粮增收。今年夏季,全国13个省区市遭受干旱灾害。各地积极开展抗旱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农业抗旱减灾措施,帮助农户承受灾害风险,体现了基层协调在粮食生产中“保生产、保增收、保收益”的重要作用。
基层是农业科技推广的第一线。科技兴农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国家不断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工作,日前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四期中国超级稻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又一次刷新了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值。然而,实际决定国家粮食产量的并不是实验室、试验田中的科研数据,而是广大农民田间地头所收获的粮食数量。因此,农民掌握什么样的粮食品种、生产机具和农业技术,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粮食生产。这需要各级地方努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扎实推广高效的现代农业技术,应用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和先进机械,在产量地方形成先进实用技术的规模效应,使得农业技术真正掌握在农户手中,有效提升粮食单产和生产效率,促进科学技术向粮食增收的有效转化。
基层是粮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途径,离不开在基层发动的农业发展模式变革的攻坚战。产粮地方不能够满足现有的成绩,一方面要促进粮食核心区建设,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培养扶持种粮大户、种粮合作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集约化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优化粮食管理机制,加强粮食仓储工作,建立粮食安全预警,乃至完善农民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积极稳健地巩固和推进粮食生产工作。归根结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地方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可以说,能否在基层形成现代化产粮区,决定着我国粮食安全的未来。
“为政之首,首在足食。”在过去,我们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和科技进步,我国粮食生产更是实现了“十连增”,为国家经济社会长效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由于中央的一系列粮食生产举措在基层地方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了粮食生产水平,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现今,我们面临着更多更严峻的新挑战,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也正在全面铺开,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如此就更加需要提升基层的造血功能,才能带动国家粮食生产的素质提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新形势下要保障13亿中国人的饭碗,还需从基层发力。
来源:求是网
作者:谌荣彬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