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下农村的喜与忧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丁习军 编辑:闵美颖 2014-08-06 09:20:54
时刻新闻
—分享—

  这几年,随着农村实行免征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以及农民工不再像以往那样廉价,只要家里有外出打工的,家庭成员中又没有生大病的,普遍日子都好过。如果是擅长经营或有一技之长的,情况就更好。我老家附近有一个农民工,从打工开始,十几年下来,目前身家数千万,在广东已经有了自己的工厂。确实,农村在一步步地富裕起来了。然而,当下农村也有一些值得忧虑的问题。

  比如农村组织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听乡镇工作的朋友说,现在选个合适的村支书、村主任很难,有一点能力的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和一些能力较差的。由于现在强调村民自治,村支书、村主任这些基层干部都是直选,一些地方宗族势力等因素干扰选举结果。这样就出现了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老人当政,现在六十岁以上的村支书、村主任占很大比例;另一种情形就是,一些文化不高、能力不强的人当选。有的村,上面也配了大学生村官,但也大多被借调到乡镇帮助工作。这样的基层干部队伍,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领头雁是有困难的。

  比如农村公共事业与社会救助体系滞后。现在农村水电路不成问题了。但许多根本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好,空巢老人养老的问题,留守儿童上学的问题,病残家庭生活的问题等等,在农村都是很大的问题。方圆几十里路,没有一所学校,没有一家医院。特别是大病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比方说,虽然现在农村合作医疗早几年就启动了,对小病有用,对大病却仍然是捉襟见肘,解决不了问题。前不久,慈利县零阳镇桑木溪村一位村民,在省人民医院确诊为肝癌,医生说有手术可能,但由于家里拿不出高昂的治疗费用,住了一周院后只好出院。这又岂止是他一家人的悲剧呢?

  比如农村环境与城市一样污染严重。我的老家地处武陵山余脉腹地,土地肥沃,农业时代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江南”,给国家贡献了不少粮食。改革开放后,人们对赚钱的喜好远超过了传统种粮的喜好,直至后来渐渐很少种粮或不再种粮了。在还没有退耕还林的政策时,田里开始长草,有了退耕还林政策后,田开始长树了。但并没有因退耕还林,使小环境气候变得更好,相反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了。原因是家乡西南那连绵数百里的武陵山脉和东边广阔的洞庭湖并没有阻挡住pm2.5的侵袭。然而,许多乡亲却习以为常,他们全然不知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总之,现在农村缺的是一个能够担当推动新农村发展的支部班子,以及政府对农村居家养老、中小学教育、弱势群众救助、农村医疗条件改善、治理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只有让老百姓真正分享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使农村人生活得更有质量和尊严。

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丁习军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