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电影业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闵美颖 2013-07-08 16:02:45
时刻新闻
—分享—

  源于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概念今年以来在影视行业迅速升温,特别是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运用大数据投拍的电视剧《纸牌屋》大获成功,为中国各大视频网站以及电影创作本身,甚至也为传统院线发行“打开了一扇刺眼的天窗”。中国电影业该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

  数据支撑电影票房

  2013年被看作是“大数据元年”,它掀起的风暴正在席卷各个拥有海量数据的行业,其中电影业成为近期被关注的一个热点领域。

  近日,谷歌公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电影票房预测模型。据称该模型能够提前一个月预测电影上映首周的票房收入,准确度高达94%。据谷歌统计,电影相关的搜索量与票房收入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谷歌的票房预测模型正是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电影业的一个应用案例。

  电视剧《纸牌屋》的大获成功更是让全球影视界对大数据的应用刮目相看。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基于大数据投资拍摄的这部电视剧,无论是剧情设置还是选择演员、导演阵容,都以用户在网站上的行为和使用数据做支撑,从而受到观众热捧,NetFlix也凭借该剧名利双收。

  实际上,在近期,大数据已经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大数据分析正深入到电影的创作环节,这对整个影视创作行业,从剧本选择,导演、演员的选择,拍摄和后期制作乃至营销,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下,电影和电视剧产业链正在由传统B2C模式向C2C模式过度。”腾讯视频总经理刘春宁表示,现在的一些影视剧,正是基于用户洞察和数据分析,通过把点击量很高的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并最终证明能实现好的收视率。

  新丽传媒副总裁张文伯认为,电影业目前需要解决的是电影和用户间的关联问题,大数据正是互联网时代对网络用户行为的一个数据积累。好莱坞在制作电影时从研发阶段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支持,从生产到销售都有着大量的数据来做支撑。

  大数据成影视业核心宝藏?

  在业界看来,中国电影人要追赶与好莱坞的差距,既要把故事讲好,能够跨界、懂营销,同时也要懂科技创新,知道如何借助新技术来驱动行业发展。身处信息时代,大数据正在给中国电影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对电影制作方来说,大数据分析所扮演的角色可以提供对市场的理性预期,用精准的量化数字预测出可能的投资回报率。  据刘春宁介绍,视频行业的大数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户大数据、内容大数据和渠道大数据。正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三种数据能够融合在一起,从而为电影业提供支撑和服务。

  目前国内的一些电影制作或发行已开始尝试大数据技术。乐视影业总裁张昭表示,公司现在投拍一部电影时,首先就是用数据来定位,了解该内容在文学网站上有怎样的点击量,在电影网站上有多少评分,掌握电影的核心观众在哪里;然后再通过各种平台做导航,使产品和消费者之间进行社会化的互动沟通;最后再借助数据,把各种互联网平台上的网民想办法导入电影院。  “大数据的作用就是让我们一面做,一面看各种数据所传递的信息,然后把很多东西反馈到跟消费者的沟通上。电影本身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产品,整个电影创作和营销过程是一体的。”张昭称。

  目前,数据意识正渗透进影视产业的各个环节,电影院线也开始实践用大数据来圈定受众。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叶宁介绍,到今年年底,万达的会员数据库将达到千万级,消费者数据库是影视产业中的核心宝藏。

  拥有大数据并不意味就能拍出好电影

  谷歌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的走红以及电视剧《纸牌屋》的成功,让基于数据分析“订制”影视剧的模式受到追捧。但掌握了“大数据”,是否就意味着可以成为未来媒体及传统电影的市场之王?也有许多业内人士对此持不同的声音。

  爱奇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龚宇介绍说,相对于谷歌的电影票房预测模型,爱奇艺以及百度也都有类似的数据,他们也曾尝试用中国的数据来套同样的模型,但后来发现准确率很低。“这说明中国的电影市场除了谷歌模型所强调的一些因素外,可能还有别的因素。因此,通过大数据研究出规律,并不意味着就能拍出好的电影。”

  张昭以乐视影业出品的电影《小时代》为例分析认为,数据分析对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会有一些作用,但基本还是对大家营销思维的激荡,电影行业不应夸大目前运用数据运作市场的能力。

  “数据分析非常重要,但它代替不了好莱坞,代替不了艺术家和创作者。”刘春宁表示,内容生产基于大数据可以做出更好的预测和分析,但一个好的剧本、导演和演员群体、制作公司,包括后期加工链条的专业性,才是电影成功的核心。(据新华社 高少华 丁 汀)

  链 接

  大数据是指海量资料。当前世界上的信息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大数据不仅限于通信,通过海量的信息,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知识。众所周知,网络已经改变了商业经营模式、政府功能以及人类生活。而另外一种新的、相对不太明显的科技趋势也将产生革命性影响,那就是——大数据。

  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写道:“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它通常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或者更确切地说,被视为一种机器学习。但是这种定义是有误导性的。大数据不是要教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相反,它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大数据能够为电影投资方提供可量化的指标,其对电影产业最大的意义在于——让电影投资变得更加冷静。  虽然大数据能够给电影提供一定参考,但大数据并不直接与一部成功的作品画上等号。由于国内在一些数据运算和分析上还做不到成熟驾驭的程度,加上电影产业发展还不成熟,目前对于数据的运用只能叫做深度挖掘。数据分析的确可以带来一些参考的价值,但好莱坞梦工厂CEO杰弗里·卡森伯格就公开表示,自己坚决不会使用大数据,因为电影是“用心之作”。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