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雾霾、水污染等不断发生和加剧,同时考虑到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容忍越来越逼近极限的现实,尽快扭转环境治理的不利局面,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因为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慢条斯理地强调客观原因了。
据本报6月29日报道,486.15亿元的巨资投入,日均1亿多元的开销,却并没有让广州市的河涌水质治理取得令公众满意的效果。近日广州市环保局公布了该市第一批主要河涌水质5月份监测信息,50条(54段)河涌中,仅有22%的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且集中在郊区,中心城区31条河涌中仅一条达标。记者获悉,市民对这样的“成绩单”不满,提出诸多质疑。对此,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改变治理思路:“一条一条河涌治理过去,争取治理一条成功一条。对于前期治水的问题,进行调整。”
对于这样的污水治理“成绩单”,相关部门应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一下既往的治理过程,弄清楚到底是环境治理模式存在问题,还是经费投入存在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到位,还是环境治理机制没有理顺?是治理技术不规范还是治理措施不合理?而要弄清楚上述问题,首先要从源头上厘清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否符合环境治理的客观规律,然后才是环境治理的技术问题。
客观而论,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环境治理难以取得明显好转,首先是源头上的问题,即与一些地方奉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是一些地方过分崇拜GDP的结果。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模式推动下,一些地方不断放松对环境污染的容忍,不断挑战当地自然环境对污染的承受能力;正是因为GDP作祟,一些地方有意无意地漠视公众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急迫呼声,出现了不少现在看来得不偿失的事例,比如,滇池一边治理一边污染,污染的速度超过了治理的速度;一些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国家要求尽快淘汰,但一些地方却在打“埋伏”,东部地区不欢迎的“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一些西部地区却提供优惠条件加以接纳,一些地方节能减排的步伐并没有期待中的那样快,对环境治理打“太极拳”等。
无数事实证明,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关键在地方政府。只有地方政府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抛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才能使环境治理步入正轨。而这有赖于官员政绩评价体系的改革。
因此说,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这无疑是正本清源之举。
其次,相关部门应重视环境污染的规律性因素,采取符合自然规律和技术规范的治理技术,将治理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让那些一直在钻政策空子和试图钻政策空子的不法企业和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有鉴于雾霾、水污染等不断发生和加剧,同时考虑到公众对环境污染的容忍越来越逼近极限的现实,尽快扭转环境治理的不利局面,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因为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慢条斯理地强调客观原因了。(郭振纲)
来源:中工网
作者:郭振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