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市管理需要一场大变革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杨永星 杨明生 编辑:闵美颖 2012-11-12 16:41:48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份,武汉武昌粮道街城管中队创造的“静默队列式”执法方式首次上路,20余名城管队员靠“围观不语”,纠正辖区多家商户出店经营行为。它平均每次执法耗时不到1分钟,商户就自觉收起占道摊位。有经营户称这样的眼神执法“太吓人”,亦有商户称此种执法方式很有创意。

  过去,人们对城管执法的印象似乎固化在“血泪四溅”、“冷酷无情”、“强悍”、“暴力”等词汇上。近几年来,城管部门为改善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着实下了很大功夫,执法新招频频推出,“微笑执法”、“辩论执法”、“围观执法”、“眼神执法”、“静默队列式执法”、“铁桶阵执法”、“举牌卖萌执法”……常常令人耳目一新。理性来看,这些另辟蹊径的手段,“攻心为上”,不用蛮力,较之于拳脚相加的暴力执法,无疑温柔多了;对摊贩而言,这种柔性执法,也更易于接受。正因为方式比较柔性化,堪称为改善城管形象吹来了一缕新风。

  不过,也别对这些“创意城管”寄予过高的期望,如果不能长期坚持,充其量不过是昙花一现的一场“城管秀”。使用“非暴力”执法手段的城管队员固然保持了克制和谦抑,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非暴力”的“创意城管”,是在同摊贩进行心理博弈,通过夸张的执法阵容,来刺激摊贩的心理承受力,让他们难以招架自行“败退”。这般心理博弈的结果是,城管和摊贩虽然远离了互伤的结局,但双方并非处在和解状态,矛盾依然在“无声”的对峙,依然处于“触发”状态,依然可见一种“不和谐”之空气弥漫。还有,在此地段被“盯”走的那些摊贩,他们会不会再到彼地段继续占道经营?管理一个摊位,就需要20余名城管队员,管理整个城市的摊贩,究竟需要多少城管?显然,解开城管执法纠葛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改进”。

  在城市的执法队伍中,作为行政执法的城管虽然权力宽泛,无所不管,但执法对象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对小商小贩的管理和执法。一方是为了生计,一方是为了城市的整洁有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形成对立,而一旦发生矛盾冲突,市民又往往不假思索地站在弱势一边,指责城管粗暴执法,而城管往往又把冲突的责任归咎于商贩素质低下,不服从管理。对于如何将城市管理与流动商贩生计有机和谐统一,尽管很多城市也在想方设法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但往往还只是局限于执法形式上的变动,既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也没有在观念上进行突破,效果并不明显,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矛盾的对立依然存在。

  城管与小商贩何以两败俱伤?现行不合理的城管理念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冲突,对执法者和被执法者造成“制度性伤害”是症结所在。对小商贩来讲,摆摊常常成为他们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在目前下岗失业者增多、内需不振、民生维艰的社会情势下,小摊小贩在城市角落滋长,相当于在无形之中开辟了一个消费市场,这个市场看上去并不起眼,其实潜能巨大。对城管来讲,作为一个执法群体,绝不是天生的“野蛮人”,屡屡粗暴执法,与他们承担的“工作任务”有关。在城管和小商小贩无法合法共存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矛盾只会加深,暴力只会更加频繁,甚至会引发城管与社会普通民众之间的冲突。如何有效应对小摊小贩这样一个客观存在,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城管智慧和人文情怀。

  不久前,《人民日报》推出了城市管理的“济南模式”。与众多城市以“堵”为主的管理模式相比,济南城管从执法理念上着手,不但把“为人民管理城市”真正付诸实践,更可贵的是把“执法、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理顺,把服务作为解决城市各种“疑难杂症”的主线,化堵为疏,创造性地为瓜农编制“西瓜地图”、自行车地图、便民报摊地图、公厕地图、百个周末蔬菜临时直销点地图等,不仅让流动商贩有了“栖息”谋生之地,还方便了市民,城市市容也得到了保障。威严的执法减少了,城管与商贩的矛盾化解了,和谐城管的局面形成了,城管的价值更加突出了。

  “济南模式”值得借鉴。种种迹象表明,城市管理似乎正处在“多事之季”,没有大的变革,很难改变城市管理面临的窘境。城管和小贩之间要真正和谐,需要政府和城管部门对城市管理理念进行准确定位,于城市有序和民生关照中找到平衡点:要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的理念,明确承认小摊小贩在城市里的生存权,将小商小贩当作“服务对象”而不是“打击对象”,把城管工作的着力点从管理转向服务,通过服务来解决城市管理问题,为小摊小贩谋生疏通渠道;要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方面面一起努力,理顺城市管理中方方面面的关系,在城市公共政策中尊重、宽容城市居民特别是小商小贩等群体的利益,在治理规则上合理赋权和放权,在此基础上对城管和商贩的行为进行制度约束,把城市管理导向一个更为有序的框架,进而减少城管与小摊小贩发生冲突的机会。

  让每个社会成员之间公正与平等、信任与合作、宽容与关爱,这是保障社会和谐的基本准则。当“尊重”、“宽容”逐步成为一座城市公共政策的价值追求和制度安排,并进而成为一种城市品质时,就有可能将城市管理的基本矛盾消弭于无形,也有可能将城管与商贩之间的“猫鼠关系”转变为“鱼水关系”,更有可能让城市管理比现在更文明、更和谐。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杨永星 杨明生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