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重在民主公开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黄苇町 编辑:闵美颖 2012-04-20 11:54:52
时刻新闻
—分享—

  随着去年以来省市县乡四级集中换届,大批的70后、80后新锐纷纷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中大多数所具有的现代知识结构和世界眼光,所拥有的年轻人蓬勃的朝气,敢想敢干敢创新的勇气,都给我们党带来更大的创新活力,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标志。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但也必须看到,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围绕一些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引起的“围观”现象也频频出现,并把一些青年干部推上风口浪尖。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公众参与政治热情的提高、对选拔任用年轻干部非常关注,包括对于有的年轻干部能否承担重任,为大家掌好权、用好权存在疑问和担心。这是好现象,反映了民主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二是人们看到有的资历很浅的年轻人,在很短时间内连上几个台阶,甚至担任一个地方或部门的重要职位。怀疑这其中有没有“猫腻”,是不是存在“暗箱操作”、违规提拔,被提拔者是不是“官二代”?这也是不奇怪的。

  应该说,后一种疑虑也并非空穴来风。它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对有些地方的年轻干部选拔,是否真正做到民主和公开缺乏信心。在有的地方,从表面上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程序一个不缺,但最后往往还是取决于主要领导的赏识和“一锤定音”。有的还是自上而下提名,然后再“走程序”。而真正有机会向考察组反映意见的圈子很小,即使有的干部心存异议,在大局已定的形势下也不会畅所预言。还有的领导干部,把破格提拔干部作为思想解放的表现,以至于有的干部一个位子还没坐热,还未表现出什么成绩和能力,就被连续被破格提拔、越级提拔,影响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而把竞相提拔更低龄的领导干部作为政绩来追求,也偏离了干部年轻化的初衷。正是在选拔过程中领导的长官意志和主观色彩太重,导致选拔缺乏民主基础,干部不服气,群众也心存疑惑。使一些不能通过正常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生活反映的意见,通过网络的渠道释放出来。

  其次,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党风不正的现象还未根本扭转的情况下,有的领导干部碍于老同志的请托;有些则是报答老领导的知遇之恩而主动安排、刻意提拔他的子女;也有的干脆就是相互交换:“你提拔我女儿、我照顾你儿子”。这里有抹不开面子和人情因素,也有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会给群众留下用人不公的印象,都会破坏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这些因特殊背景提拔的青年干部,即使本人条件不是很差,但因为其担负的责任与实际能力无关,干起工作也必然捉襟见肘,行之不远。

  因此,选拔年轻干部,必须严格执行制度,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一个人,尤其是年轻干部,究竟怎么样,是一心做事、还是作秀,群众心里像明镜一般。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可以避免让老实人吃亏,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现象。反之,如果有的年轻干部凭借“长袖善舞”:善于投个别领导所好、善于跑官要官、善于制造虚假“政绩”,而不断得到信任和提拔,不仅会使正派的干部产生受挫感,还会使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乃至一个重要领导职位的尊严,都严重受损,甚至导致离心离德。而且,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也有很大可能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职务,掌握越来越大公共权力。一些不法分子也会把他们作为“潜力股”,而进行长期的“感情投资”。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选错了人,甚至误选了一个作风不端、私心很重的人,一个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抵御腐蚀能力较差的人,将来就可能给党和人民带来重大危害。退一步讲,如果我们选用的干部越来越缺乏人格魅力和群众基础,推动工作的手段越来越只剩下权力,“最大的危险”也就为之不远了。

  对于坚持“群众公认”,也要坚持科学性。特别是很多年轻干部,长期在机关工作。有关领导、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群众意见,但不能只局限于这个小圈子内。作为他工作服务对象的人民群众的意见,是更需要重视的意见。同时还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接触和处理社会矛盾中得到锻炼和考察,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中加深对群众的感情。有位学者曾调侃说,将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一定会出现农民工子女,因为他们有的才十一二岁时,就随着父母走过五六个大城市,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见多识广,由于亲身体会到了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也有改变家人和故乡贫困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与一切从小家境很好、甚至娇生惯养的孩子比,他们对群众疾苦更了解,也会更加珍惜各种学习、工作和进步机会。其实,对于各种社会出身的党员干部来说,了解社会、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都是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履行共产党人的职责的最重要的思想条件之一。

  要提高“群众公认”的科学性,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搞“唯票数论”。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时,往往可以发现,优点突出的人,缺点可能也突出:谨慎小心的打不开局面,胆大的又容易失控;敢于改革创新的,给他投满意票的人未必多;而有的“群众关系好”、征求意见时人们几乎谈不出什么缺点的人,唯一的缺点就是“没干什么事”。但在抉择时,求稳思想往往占了上风。当改革开放大潮来临时,就会面临乏人可用的尴尬局面。因此,对干部群众的意见,也要具体分析,弄清哪些是反映大多数人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意见。真正做到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最后,在选拔年轻干部上也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制度。要改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传统做法。进一步加强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权力。完善选举制和任期制。这样,即使一次选得不准,也有纠正的机会。即使有的干部开始不够完美,也给他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机会。这样大批优秀的青年干部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黄苇町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