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边上有一家只有几个平方米的小书店,卖一些学术性和生活类的旧书。书店的主人是一位从哈尔滨市退休后回到北京的老人。不久前,记者买书时,正巧书店没有人,就和他一起聊起了天。“开个小店,赚不了几个钱,也就是打发打发时间。我年轻时去了东北,没学多少东西。但到我书店里来的好多北外退休的老教授,一肚子学问,也没个课教,那才叫可惜呢。”老人介绍说,不少老人都很落寞。
能否让像这些老教授一样的劳动者能在自己愿意的情况下多工作些年呢?最近一则关于全国妇联、人社部等国家有关部委正在调研弹性退休制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弹性退休制”,对退休制度改革大家都有哪些期待呢?
弹性退休制实质是在鼓励推延退休
弹性退休制是部分西方国家实行的一种退休制度,即政府规定一个退休年龄段区间(比如58岁~65岁),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这个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据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介绍,相比“女性延迟退休”,弹性退休制将对退休年龄设置上下限,男女均享有选择何时退休的权利。
“比如男女有个共同退休年龄的下限,50岁或55岁,到这个年龄可选择退休。同时也设置上限年龄,比如男女都是60岁,让男女都有机会在上下限之间有选择的权利。”谭琳表示。
学者常瑜、陈赪则在他们的研究论文中表示,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实际上是在鼓励推延退休。因为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越长,缴纳的资金越多,退休的时候领取的退休金就越高,所以一般不会有人选择提早退休的。
目前,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这一政策沿袭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相关规定,当时规定退休年龄性别差异的初衷是为了照顾女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女性的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家庭负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种退休政策中存在的“双轨制”和不公平,人们已经有了很多的反映。
有人评论说,一位18岁的中专生与一位28岁的博士,如果同龄退休,公平性体现在哪里呢?以医院为例,女护士参加工作年龄一般在18岁,男性医生多了5年本科学习经历,参加工作年龄一般在23岁。如果硬要将两者退休年龄拉平,那么,女护士退休时实际上是比男医生多工作了5年。而按现有制度,女护士比男医生提前5年退休,其实是公平的。不公的一面,体现在女医生上,女医生比男医生要早5年退休,显然不太公平,如果将一位学历为博士的女医生与一位学历为本科的男医生相比,这种不公尤为明显。
由于关于消除男女退休年龄差异、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呼声日渐高涨,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相关议案和提案。在是否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争论由来已久,形成“挺退派”和“延退派”两大阵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唐钧研究员认为,之所以政府不敢贸然推行延退政策,主要是怕引起社会矛盾,但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而弹性退休制不是简单地一刀切,而是让男女在退休年龄上有选择权,比简单延迟退休年龄容易让人接受一些。此前,上海市从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并发布有关试行意见,规定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但上海的试行意见只对领取养老金问题作出规定,并不涉及退休年龄问题。
据《法制晚报》报道,目前,弹性退休制度仍处于调研和政策分析阶段,何时能出台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国家有关部门要统筹考虑人口、社会保障以及就业等因素。”谭琳表示,从长远看,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是趋势,相比“延迟女性退休年龄”,这一制度更能体现男女平等和公平,可照顾到更多群体的利益。
弹性退休方案更容易为人接受
选择延长退休年龄还是实行弹性退休制,两项来自网民的不同调查可以粗略看出一些民心取向。2010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出席《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时表示,目前我国还在研究是否延长退休年龄。“延退”话题一出,立即引发热议,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网上一项关于“你支持推迟退休年龄吗?”的调查中,20万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92%投了反对票。而搜狐网对“弹性退休制”的一项调查则显示,363,682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228,584名网友同意实行弹性退休,认为弹性退休可灵活解决就业问题,所占比例达到62.86%。所以,同样是达到延长退休年龄的效果,看来弹性退休更符合网民的期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孙群义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延迟退休是时代的趋势。“首先从全球来看,我国的退休年龄是比较低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推迟退休年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认为我国老龄化严重,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已经不允许国民在现有的退休制度上再提前退休,“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是一条必须走的道路”。而延迟退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一刀切”地强制延长到某个年龄退休,另外一种则是弹性退休。他说,弹性退休可行性更高。在美国,有一个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但实际退休年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其他因素跟单位协商决定。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禇福灵则认为,实行弹性退休制,增加了职工的选择。他(她)可以到一定年龄就退休,也可以延长几年再退休,这比没有选择要好。并且有利于适合人员能力的发挥,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半岛都市报》发表张遇哲的署名文章则表示,研究女性退休年龄,眼光不能局限于消除男女年龄不平等的问题,更应放眼长远,以此为契机推动弹性退休制度的全面实行。普遍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这个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这一人性化规定,充分体现了对个体劳动权的尊重,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我国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研究女性退休年龄倘若成为推行弹性退休的发端,进而推动这一制度的全面实施,其意义远远超出追求男女平等本身。
受益人群存在性别职业差异
此前,王晓初在谈到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时曾表示,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情况、就业情况进行研究。
而从调查和学者们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实施弹性退休制的受益群体并不相同。唐钧认为,延长退休时间对于蓝领工人好处不大。他说,在现在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条件下,男性到50岁,女性到45岁就逐渐不能适应了。但采取弹性退休制原则上是对的,如果一些有技能的工人和技师,到60多岁还能干,企业也需要,在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采取弹性退休制对双方都是好事。部分网友表示,对于下岗工人而言,“延退”不仅意味着要晚几年拿到养老金,还要继续缴纳养老金。有专家测算,从全国来看,每延迟退休年龄一年可以使我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翼则表示,不管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把平均退休年龄都放在这个线上选择,实际上女职工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但是给了女干部一个选择余地。实际上制度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女干部。一些人提出医生、科研人员等专业技能人才、高技术人才、知识型人才,他们的成长投入大、时间长、经验积累无可替代,应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张翼认为,现在很多具有真正专业技术的人才已经通过返聘或走入市场等方式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如果修改退休政策一定要本着照顾绝大多数获益的原则。
也有学者担心,一方面愿意上岗者是那些高薪水高福利的好职位者,他们可以继续缴纳养老金,因为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越长,缴纳的资金越多,退休的时候领取的退休金就越高;而一方面愿意退休者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或岗位吃力不讨好的职业人,不工作自然就比前者养老保险待遇计发水平低得多,再加上某些吃香职业世袭化垄断化的情况,岂不是要使社会贫富进一步加大?
《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石述思表达了另外一种担心:在市场经济和法治化还没有完全确立,在很多单位去行政化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在劳资地位强弱分明的情况下,会不会一旦实行弹性退休,领导喜欢的人全弹上来了,领导不喜欢的人全弹下去了?他说,其实,一些科研院所的返聘就是变相的弹性退休,但要放到企业事业单位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考虑到权力的影响。
就业压力是政策推出的最大阻力
与正处于即将退休年龄不同人群的矛盾相比,专家指出,推迟退休年龄面临的主要障碍是此措施与现在国内就业紧张状况之间的矛盾。唐钧表示,世界上采取延迟退休政策的国家大都是进入老龄社会,劳动力不足的国家,目前我国离达到老龄化的高峰期还有近30年的时间,而我国即使在老龄化的最高峰也仍将有6.5亿劳动力。加之产业升级的影响,很可能企业用人会越来越少,6.5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能远比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更大。而且延迟退休会使劳动者的年龄结构更加偏大。
而来自网民的调查也反映出了这种担心,网友“小六”表示,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员工不退休,新职位名额必定缩水。有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每年大约有300万左右的人退休,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3%。而每年新增就业机会为1000万左右,如果提高退休年龄一年,就占去机会的30%。
而另一项调查则显示,对于这一举措,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并不反对,相反是一些已经退休的人员,害怕更多的岗位被延迟退休的人员占据,担心年轻人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对此,专家认为,尽管劳动力总体是供大于求,但中高端人才缺口还是很大,一级劳动力成本还是很高,而现在执行的退休制度则容易造成人才的浪费。禇福灵表示,总体上看我国退休年龄偏低,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政策,现在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可能是个趋势。对就业的影响也应辩证地看,现在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退而不休,通过返聘等形式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劳动。
劳动者有自主选择权但更应强化制度约束
综合专家们对施行弹性退休制的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权利的关注,二是制度约束的构想。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陈步雷教授指出,实施弹性退休制要强调的是,对劳动者来讲,在规定的范围内什么时候退休是他的权利,而不是法律义务。但同时必须要有底线约束,比如到55岁或者60岁,不能早于这个年龄提前退休。在这个底线之上,可能用种种办法进行激励,比如延迟一年退休将来的养老金给他增加百分之几。孙群义则提议,养老金的发放也可以根据退休年龄的大小而定,比如说可以用领养老金的总额除以当地平均年龄与退休年龄的差值,这样退休年龄的大小就直接影响到每个月可领取的养老金的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则认为,弹性退休政策是正确的,其中的关键是这个弹性的自主权在劳动者。但对于国家而言,必须有一个界定的点。国家鼓励推迟退休,但不能鼓励无限推迟。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则表示,对弹性退休政策的理解,一是要有选择,要让人们自己来决定到底是推迟还是提前退休,不是简单地、随便地去选择。二是退休年龄在各个国家都是一个逐渐延长的过程,不能一刀切。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可能是两代甚至三代人的事情,一定是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这一政策的实施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来源:中国改革报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