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开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创新
文/何树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站在战略和全球的高度,提出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战略思想。
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开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创新。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思想的提出,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其一,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核心的思想认识是一脉相承的。实行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大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开放也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对此,邓小平、江泽民曾分别予以强调:在对外开放中要做到趋利避害,更好地推动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对外开放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大结束后不久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在谈到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胡锦涛指出,“不仅需要十分关注国内经济的发展情况,也需要十分关注世界经济的形势。”在2003年下半年的防治“非典”工作会上,胡锦涛进一步指出,“我们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处理问题,必须有世界眼光,善于认识和把握国际因素对我们的事业发展可能产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形势愈益紧迫,要求也更加明确和清晰了。
其二,这是与科学发展观一起提出来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从一开始便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其实,2003年8月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要把推进城市发展和推进农村发展、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等五个方面结合起来,很大程度上就已涵盖了“五个统筹”的内容。在2004年6月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他更进一步指出,我们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推进五个统筹,实现协调发展。
为什么要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一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一个最显著的特征。”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国内体制与世界规则全面对接。中国选择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开始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不断增大。
二是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一方面,中国已经具备了抓住新机遇的基础和条件。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布,“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增加。这既是由于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也由于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例如,中国的要素结构不平衡,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工厂”的地位,使我们不得不在全球配置资源和能源,而加工贸易层次较低,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进出口不平衡问题突出,贸易摩擦和争端明显增加。
在这一背景下,怎样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推动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指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我们必须善于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因应挑战,加快发展。正是在这种认识和背景下,中央提出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战略要求。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思想的内涵和要求是什么?胡锦涛对此有多次阐述。
在2003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要求,即坚持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充分发挥我国优势相结合,坚持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坚持利用外资和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约束相结合,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从而促进内外资源合理配置、内外市场互为补充。
在2005年5月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上,胡锦涛指出,“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立足国情,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坚持用全球战略眼光观察和谋划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更进一步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结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十个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在此基础上,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如“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为重点,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扩大能源资源和技术合作为重点,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推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一直以来,我们把“平等互利”作为中国制定对外开放战略和处理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准则。2004年4月,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真诚希望同亚洲各国发展全面、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提出要“经济上互利共赢”。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对外经济工作的四点启示,其中之一就是“增进合作,互利共赢”。2005年9月,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中,提出了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正式提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该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继承和发展“平等互利”思想的基础上,正式把“互利共赢”上升到“开放战略”的高度。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有着丰富的内涵。
其一,可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不是为开放而开放,而是通过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特别是在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而中国的开放水平和质量还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务实的工作作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应该是提出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目的和基本点。
其二,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促进他国的发展。中国要和平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大国,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必须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成为中国和他国在合作和发展中的原则和要求。党的十七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战略的国际主张,特别强调“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清楚表达了中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积极姿态,全面回答了中国在世界上奉行什么样的开放战略的问题。
这一战略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随着中国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应对和处理上,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利共赢”已成为中国所倡导和推动的全球化发展、国与国新型伙伴关系、新的国际秩序,全球突出问题处理等的重大原则和指导思想。胡锦涛指出,“建立平等、互利、共赢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应该成为我们的共同选择”,各国人民应该“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为什么要提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一是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入世几年后,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粗放,进出口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在纺织品贸易、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新的矛盾和问题继续出现。随着入世有关承诺的逐步履行,中国的一些企业和产业经受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同时,中国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国际竞争力不强,参与国际体系运作的经验不足,在国际规则制定和初级产品定价上的话语权还很有限。对外开放要服务于国内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趋利避害,有效控制风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效益。
同时,中国对外开放正面临着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抓住机遇,就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能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就能推动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就能吸引外资加快向有条件的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否抓住机遇与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开放政策和战略是密切相关的。胡锦涛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宝贵机遇,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改善和发展同各国的互利合作关系,扩大同各国的经贸合作,继续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是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应有之义。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总体规模较小,参与世界经济循环的程度也非常有限。随着在全球经济、贸易、投资、金融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难免影响现有国际经济格局和利益关系,必然会在世界上引起不同反响。“中国机遇论”与“中国威胁论”并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展示一个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形象。胡锦涛指出,“当前,中国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世界以新的眼光观察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在思考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发展,继续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共同繁荣作出贡献。”强调要全面认识中国发展对国际社会影响不断上升的大趋势,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肃清“中国威胁论”,也为中国发展赢得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是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胡锦涛在2005年4月的亚非峰会上指出,“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第一次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和谐世界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现“共同繁荣”、“经济和谐发展”。怎样实现经济和谐发展,构建和谐世界?胡锦涛多次作了深刻阐述。他主张各国应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努力缓解发展不平衡问题,消除贫困;应该积极推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维护经济安全;应该以相互开放取代彼此封闭,努力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使所有国家都从中受益。
可见,建设和谐世界,“互利共赢”是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在当前条件下,互利共赢应该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基本原则和现实途径。中国率先在世界各国中提出的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一种新型合作开放战略,它不同于新老殖民主义的扩张掠夺的对外战略,也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的自利独赢、赢家通吃的对外战略,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和本质特征。
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开放型经济的深入发展,党中央对开放型经济体系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强调要推动这一体系健全和发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提出“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这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来的。此前,中国的对外开放从设立经济特区起步,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经济走上高速发展快车道。十六大之前,已经明确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相对应的对外开放模式是“开放型经济”,并确定了建设开放型经济的目标与任务。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到2006年底五年过渡期结束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对外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关于开放型经济的认识也更加成熟。
胡锦涛强调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党的十七大基于对过去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成功实践和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前瞻性把握,把对开放型经济的思维与认识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明确提出“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这十二个字的明确界定第一次全面地诠释了开放型经济的深刻内涵,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外开放领域科学认识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意蕴深远。
内外联动,要求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具体包括“引进来”与“走出去”联动、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联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联动等。互利共赢,要求把既符合中国根本利益,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为处理国际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主动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努力提高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安全高效,则强调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中,针对不断增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监测和预警、危机反应和应对能力,牢牢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经济效益。这三个方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善中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在机制和总体要求。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结束,“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已经取代“发展开放型经济”成为明确要求。胡锦涛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就要求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认识的继承,又给未来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主题。
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2007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第44次集体学习上,胡锦涛提出了“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开放结构和布局”、“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扎实促进互利共赢”、“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五个方面的要求。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作出了全面的部署。胡锦涛强调要统筹安排对内对外经济工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推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等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也是对中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机遇和考验。在2010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胡锦涛要求“要把握对外开放的阶段性特点,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通过对外投资缓解中国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足的矛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相关产品和服务出口,获得更丰富、更高水平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并特别强调,“这是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迫切要求。”“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再次重申,“我们将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继续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从改革开放之初发展外向型经济到发展开放型经济,再到对开放型经济体系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从发展开放型经济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对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反映出党中央对对外开放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补充,并成为其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以更好地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外开放的新要求。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后,中央对此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提出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环境和条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对外开放工作在取得新的成效的同时,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党中央不断地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反复强调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等。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在200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明确指出,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国际市场收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我们更要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走以质取胜、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提出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呢?这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适应着力解决中国对外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提出来的。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中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将突出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突出面临外部需求显著减少、中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突出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突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应该说,外部环境的这些深刻变化,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外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外贸进出口自2008年11月起连续大幅下挫,2009年一、二、三季度,中国商品出口额同期降幅分别达到了-17.5%、-25.7%、-17%。
从国内经济运行看,旧的矛盾尚未消除,新的矛盾又开始积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国际贸易顺差偏大、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不可持续”就是突出问题之一。在2010年2月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对对外开放呈现出的一些阶段性特点进行了总结。一是对外贸易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矛盾。中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即使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也属中低端加工装配环节产品,国内增值率较低。二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中国对外贸易占世界份额不断上升,针对中国的经贸摩擦和各种保护主义措施不断上升,单纯靠量的扩张来推动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已难以为继,必须更多依靠质的提高。三是中国进口贸易早已超越了以往较长时期调剂余缺的功能,在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缓解能源资源约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四是相对于“引进来”,“走出去”仍然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的“短腿”。
这些阶段性特点实际上就是中国对外开放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些问题更加凸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冲击,实际上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又特别是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胡锦涛多次对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在2010年2月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胡锦涛对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这一项工作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概括起来,一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立足以质取胜,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提高质量、改进工艺,增加附加值,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动市场多元化,大力发展新兴市场。优化进口产品结构,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推动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重要进口资源储备体系,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把利用外资同推动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把利用外资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起来,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参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跨国公司同国内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研发合作,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
三是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健全相应的政策促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培育和发展中国跨国公司,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国际经营网络、扩大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打出品牌,推动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促进对外劳务合作规范发展。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效化解国际贸易争端。
经过“十一五”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时期,中国对外开放进入由出口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的新阶段。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强调,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他指出,过去我们努力扩大出口是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今后在稳定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要重视进口的战略意义,促进国际收支在更高水平上基本平衡。过去我们积极吸引外资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资金、技术、管理不足,今后在继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要扩大对外投资,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互协调。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有效发挥中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加快转变外贸方式和对外投资方式,努力拓宽国际经济合作途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从“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