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化建设助力经济发展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雷佳民 编辑:闵美颖 2011-11-18 15:01:08
时刻新闻
—分享—

  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议。文化是社会的公共理性。如果说市场是只“无形的手”,那么文化则是“无形的心”。对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沉淀在群体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这“无形的心”,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文化竞争力才是一个企业或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或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寻找文化支撑,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一、构建先进的思想观念文化,引领企业的发展

  人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观念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企业的发展程度。回顾世界发展史,尤其是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可以看到:因为文化上的突破、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才引发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或者科技革命,从而导致产业革命。而因为文化观念的滞后,必然导致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落后。

  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如此,企业发展的历史同样如此。科学和经济的发展都是以观念文化的领先为基础的,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认识不到的,你就不可能做到;理解不了的,就不可能掌握。

  二、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制度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经济与政治和文化,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员工的精神意志、道德情操、文化素养,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作风、精神状态、管理水平,企业的制度规范等等,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成本的高低、科技发展进步的快慢、产品或者工程质量的优劣、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经营机制运转是否顺畅。在某些情况下,员工的精神意志往往能够创造出远远超出人们想象的奇迹来。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本身就是价值观的体现,没有内化于所有成员精神结构中的常识、常理、常德、常情的文化,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真正实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员工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提高,制度体系的规范和科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构建优良的企业形象文化,为企业发展积累宝贵的无形资产

  经济专家指出:大凡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即使其产品价格较高,也不会受到消费者的抵制。而知名度较低的企业,其产品价格即使较低,消费者也不会接受。

  因此,随着市场国际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态势的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将集中体现在企业形象的竞争和技术人才的竞争上。企业的形象、信誉、品牌(包括企业商标、商号和商誉),一方面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社会的认同,对企业产品的营销、市场的占有率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形象本身就成为能带来效益的无形资产。

  企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单纯为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和工作场所,而且是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文化体系。

  四、提升企业产品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般来说,产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浮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产品价值的构成中添加了诸多的文化份额。例如产品的质量、款式、色彩、包装,带有象征意味的文化意蕴,体现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的造型,产品广告宣传的方式和设计等等,都会增加产品的价值含量,提升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企业的结构调整提供新的机遇和渠道

  当今世界经济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文化产业的大量涌现,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越是发达国家所占比例越高。以美国为例,其文化产业出口占出口总量的70%左右,收入占外贸收入的38%以上。有关人士说,知识经济其实就是文化经济,抓文化就是抓经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文化产业的门类还在不断增加。诸如网络公司、各种中介服务公司、形象策划公司、宣传包装广告业、各种软件制造厂家,以及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等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企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

  托夫勒在《论企业改革》一书中说:世界经济已逐步由只能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经济,正转变为力求满足永无止境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的经济。当前,迫切需要的是调整我们的经营理念,将物质层面的企业定位,调整到经济文化相融汇的层面上来;由过去的一元目标调整到多元目标上来,这将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雷佳民)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雷佳民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