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后,有记者问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教授回答:“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
提反对意见,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唱“对台戏”。即便是潘家铮,也如他自己所言,在三峡工程初始时,是“最听不进反对意见的”,“一听到有人说反对意见我就感到恼火”。而他之所以有了今天的感触,是“通过实践慢慢体会出来的”。正是由于反对意见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决策更趋科学合理,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接近其本质。
日常工作中,提反对意见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却被一些人视为做傻事,不合时宜。这也跟所谓的“好人主义”哲学有关,对上只报喜,不报忧;对下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对内只栽花,不栽刺;对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哲学的信奉者多了,我们能够听到的反对意见就越来越少了。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上级决定,一呼百应;开会研究,一致通过;选举任免,全票当选。而正是这种“完美”的背后, 很可能掩盖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埋藏着隐患。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事物的发展运动充满着矛盾。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会受到种种局限,因而充满曲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矛盾,本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反对的意见、批评的声音。
一事当前,出现不同意见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能够涵纳不同意见的胸襟和底气。广开言路,把问题摆明,在多角度、多方位的论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向,即使发生一些论争,又有何妨?三峡工程之所以顺利建成,发挥出预期的效应,尊重、倾听反对者的意见,对照反对意见,进行科学论证,使设计施工方案不断得到优化,对工程的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所谓多一份反对意见,就多一份备选方案;多一份反对意见,就少一份片面和失误。
从这个角度讲,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是一剂良药,使我们从不同的认知中,全面客观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权衡利弊得失,进行科学决策;反对意见是一块警示牌,警示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做到认真负责,使工作的成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反对意见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讲求科学,求真务实,善于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上去审视问题,检查工作得失,不断修正失误,改进不足。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我们需要党国同德、上下同心,社会和谐,但也需要包容和尊重不同声音。(高岖)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高岖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