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华网评:如何破解转型期的“中国式焦虑”

来源:新华网 作者:苑广阔 编辑:闵美颖 2011-08-05 16:43:20
时刻新闻
—分享—

  青年白领穿行在拥挤的地铁里,发愁买不起房子;大学生害怕毕业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甘愿接受“零工资”的试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应该如何避免社会群体焦虑,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8月4日《人民日报》)

  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焦虑,是因为心中有担心、有牵挂、对未来缺乏信心和希望,当这些负面情绪充斥人们的内心和生活,势必难言幸福。换言之,焦虑和幸福感是成反比的,焦虑越多,则幸福感就越少。

  每个人的焦虑都不尽相同,但某个社会群体的集体焦虑,却有着某种共性或相同的根源。以大学毕业生为例,若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屡屡碰壁,势必会产生“就业焦虑”;找到了工作,却发现自己只能得到社会财富大蛋糕中的很小的一块,自然会产生“财富焦虑”;……其他社会群体亦然,都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遭遇而生出各种各样的焦虑。这也焦虑,那也焦虑,最终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身份上的焦虑: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精神上无所依托,物质上缺乏保障,丧失了基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没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又何谈幸福感?

  明白了社会群体性焦虑的“来龙去脉”,如何破解焦虑,就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笔者之见,通过法律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是消除社会群体性焦虑的必由之路。我们无法否认,社会阶层的日益“板结”,让普通人失去了向上流动的渠道,正是导致相当一部分人产生“就业焦虑”、“身份焦虑”的根源,“拼爹游戏”、“萝卜招聘”等等只是外在表现。

  如果,国家能通过法律来保障社会基本的公平和正义,保证富者通过合法途径致富,保证权力在合法的轨道上运行,保证穷者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则这种焦虑必然会得到有效缓解。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医疗、福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则可以让多数社会成员免于生活陷入困顿的焦虑,免于病无所医、老无所养的焦虑。

  因此,社会的群体性焦虑心态的产生,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也或许是转型期中国的必然,但政府却不能任由这种焦虑情绪蔓延,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让国民免于焦虑的困扰,也就是赋予了他们享受幸福的权利。

来源:新华网

作者:苑广阔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