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把“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列入规划纲要,令社会科学界备受鼓舞。作为创新工程的重要一环,出版业应顺时而动,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提高出版竞争力。
有过硬的内容产品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出版社追求的“双效”,而这“双效”的实现,完全取决于不同文化层次消费者的认同。但是,为消费者服务,并不是一切唯消费者马首是瞻。出版物要提供给读者的,是“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只有这样的出版物,才能“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必需的精神支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关键。一些出版社只是一味感叹读者众口难调,埋怨图书市场变化多端,却没有反思自己在选题策划时所做的投机取巧的种种败笔。现在的出版市场,一味地追求“快餐当道,消闲称王”,越是野狐禅越以为是创新之作,只问目的,不择手段,五花八门的东西很多,但大多是文化泡沫,价值不大。出版品种的单一化、内容的庸俗性和重复性严重伤害了读者的求知欲。
出版优秀的原创性作品是做大做强出版产业的根本之道。而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在于编辑的文化创新。为此,出版单位就要贴近现实,追求内容上的原创性,出版新颖、鲜活、扎实、有生命力的作品。对于出版社而言,文化创新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出版内容、出版方式、出版物市场创新和出版企业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其中,出版内容的创新应强调选题策划的原创性。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
原创性表现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作为文化事业,出版必须通过出版物的独特内涵和丰富深刻的内容把握来实现文化传播和积累的目的;作为文化产业,出版必须通过文化产品的独特定位和适销对路来实现经济效益。
把产品的原创性提高到文化创新的核心地位来重视和实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出版社在选题策划时,要以人为本,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信息化、全球化、高科技化、文化交流的无障碍化,要求我们只有正视社会变化的事实,立足当前,努力贴近当代人新的审美情趣和变化,才能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
我国的出版窘境,在于我们虽生产出大量的出版物,但是“原创出版物不足,特别是深刻反映民族和时代精神的标志性的原创出版物太少。许多出版物对实际生活关注不够,文化产品的精神力量和人性光辉缺乏,弘扬核心价值的能力不强,而这正是时代和人民最需要的”。这样的出版现状表明,我们的出版越来越漠视读者,甚至离出版精神的主干——文化理想、文化精神、社会责任——渐行渐远。要改变这种现状,出版人就要立足实际,面对社会生活,做时代思潮的引领者,自觉担负“坚守文化领土与文化阵地的社会责任”。出版人只有恒持文化思想和文化追求,注重社会效益,才能开拓出适合新世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出版新格局。
选题的创新性就是发现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之进行有效解决的过程。“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问题意识”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是人们对存在问题的能动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反应。可以说,强调问题意识不同于传统的编辑“等米下锅”的出版方式,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刻关注并思考时代发展中产生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是在这种困惑、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中,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因此也就会确立解决问题的目标与动力。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强调,任何富有创新意义的思索总是发端于思索者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而这就是指发现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在实践中养成怀疑精神,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是出版创新对于编辑提出的内在要求,而且这种要求直接决定了选题的创新性。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编辑工作也是如此,没有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就很难产生好的选题。
策划需应时而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追求更精致、健康的物质生活的需求随之增大,如哲学理论的译介、经济知识的普及、养生健康、休闲旅游等成为人们的阅读期待。改革开放之初,商务印书馆应时而动,翻译介绍了一大批“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学术史、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可以说,自1981年以来,这套国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学术译丛,“参与、推动并见证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学术交流的过程”。与浮躁的出版、翻译、引进相区别,商务印书馆践行着“坚定不移走人类文明大道,死心塌地译世界学术名著”之信念,这也是它位居出版界翘楚的真正原因。热议一时的中医养生、百家讲坛等,虽然在学术角度上广受争议,也不乏缺憾,但反过来讲,能引起无论知识精英还是普通群众的高度关注,就是选题策划的成功。
只有强化文化创新,才能保证出版业的活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中发挥推介、宣传作用。我们坚信,图书适应读者需求是出版业的基本出发点,但是,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崭新、高尚而又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阅读境界,才是出版业的社会价值所在,也是“十二五规划”对出版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与期许。(时世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时世平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