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与“民穷”是相对的,如何衡量?国际上有一个大家普遍认为客观的指标:恩格尔系数,即居民的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低于 30%的家庭,在国际上都是比较富裕的,属于中产阶层偏上;如果达到40%,就是刚刚达到中产阶层,万一遇到意外极可能被扫落到底层;恩格尔系数为50%者,一般就属于低收入阶层;若到了60%,那就确实是贫困者了。
经调查,2009至2010年,中国所有的城镇居民(这里不包括农村居民,因为农村的食品一般是自己种、自己吃),月收入低于1000元者,必须把60%左右的钱财用于购买食品。那么这部分城镇居民,肯定是国际意义上的穷人。而这两年全中国的恩格尔系数的平均数是40%,也就是说,中国在整体上其实刚刚脱贫,刚刚进入温饱和小康生活。因为40%是平均数,城镇人口若按9亿(不管有无户口)计算,可以想象有多少人是被“拉进”温饱和小康的,而事实上有相当部分人还属于低收入和贫困阶层。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最近越来越多的深圳居民来香港狂购食品、日用品,这说明内地的恩格尔系数在通胀压力下正大大上升,相对应的也就是贫困面的逐渐扩大。
中国的“国富”格局,在强势体制群里属于最强势的一档。“民穷”的格局在同样制度群里也属于最低档次。为什么会这么说,我把我和研究助手几个月里精心统计的可靠数据公布出来,一系列的数字让人一目了然——就政府从GDP大饼中取走的份额而言,1953年的世界平均水平是 12%—13%,社会主义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2.8%—13%,中国是17%。到了1970年,趋势出现变化:世界平均水平是 15.5%,社会主义国家的平均水平是 14%,而这一年的中国是18.5%—19%。
1970年代末,世界平均水平是23%,社会主义国家的平均水平此时与世界水平大致相同,中国的数字却上升到28%。
本世纪初,世界平均水平是24%,社会主义国家的平均水平是23%,而中国已超越30%(不到31%)。
政府取走的GDP,按理说会有很多方式回馈给社会——当然,也可以不回馈。所以,关键在于政府拿走的钱怎么花。那么来看另一组数字,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1950年代初期,世界平均水平稍高于70%,社会主义国家的平均水平是83%,中国此时为69%,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年饥荒时期比较特殊,中国的数字严重下滑至47%。
1964年中国开始出现大的调整,经济有短暂的恢复期,这一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成为1949年以来的最高:70%。此时世界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国家平均水平是74%左右。
此后中国的数字一路下滑。2004年,中国经济已高速增长多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却下降到37%。此时的世界平均水平是 67%—68%,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虽然经历了重要转型,但它们的居民消费没有太大的波动,与世界平均水平保持相当甚至稍高。
可以看出,中国这些年来有最高速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不容否认,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人的代价,普通百姓的代价。
(2011年第2期《同舟共进》丁学良)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丁学良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