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快发展海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黄学仁 范益民 编辑:闵美颖 2011-05-10 17:11:28
时刻新闻
—分享—

  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要遵循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的原则,结合现有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统筹布局,选准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确保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突破,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重要选择和发展重点,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强力政策支持和发展导向。国务院已经颁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陆续出台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省市竞相关注和发展的热点,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发展已经拉开了帷幕。2010年以来,国内已有二十多个省市正着手编制或已经完成、出台了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可谓形势逼人。作为一个后发展省份,如何紧紧抓住国家的这一轮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亟待形成“海南共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海南能否增强创新竞争能力、决定海南的未来。

  一、抓紧制定我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海南选择何种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突破方向,直接关系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效。要正确处理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要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和策略措施等方面的若干重大关系,遵循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结合现有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统筹布局,选准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确保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突破,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建议选择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新兴信息及创意、海洋产业等作为我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打造节能装备、空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防治、水污染防治产业链。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建设海口LED产业化基地,在全省积极推广LED半导体照明等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带动能效整体水平的提高。节能服务业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服务机构,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节能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环保服务业重点推进污水、城市垃圾、危险废弃物污染治理市场化;加快发展环境服务业,实现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示范区。

  2、新能源产业。重点加快培育和完善高效低成本晶硅(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先进薄膜太阳能电池及逆变器、并网控制器、新型储能设备配套产品产业链,形成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形成2000-2500兆瓦太阳能电池产能;依托“太阳能热发电三亚国际论坛”永久定址三亚的信息、人才优势,建立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和研发基地等。到“十二五”末,实现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电力比重达到60%,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实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海马汽车厂为基础,建设海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规模化、重要部件本地化、关键技术自主化为目标,重点发展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和专用车整车,以及相配套的零部件产业链,在“十二五”末,使产能达到经济规模。

  4、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我省具有竞争优势的PVC合金毛细管式超滤膜、多用途涂布膜、高端无纺布等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发展高纯超细硅微粉粉体材料、硅基太阳能电池用陶瓷坩埚等先进陶瓷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加快发展光伏超白玻璃、TCO导电玻璃、液晶显示器(LCD)用薄片玻璃、航空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节能环保高端特种玻璃等高技术特种玻璃材料和特种玻璃制品;积极引进和建立以石英砂为原料的有机硅系列新材料、新能源储能材料的研发、新兴节能环保墙体与结构材料等,加快延伸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提升产业规模,打造成为国内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5、生物和新医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工业、生物农业和生物环保等产品集群,采用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改良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竞争力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热带特色农业新品种,研发育种栽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急需的关键技术;选育生物能源优良种质资源,突破生物能源高效低成本加工的关键技术。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基因工程药物、小分子药、新兴中药(包括南药、黎药)、天然药物、新型生物疫苗、诊断试剂、生物农药制剂等关键技术和产品。

  6、新兴信息及创意产业。加快实施“信息智能岛”战略, 高水平建设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和灵狮海南国际创意港,成为国家支持的重要软件、创意产业基地。软件产业重点发展网络平台软件、数字媒体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及软件产业关联产品,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软件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接、发包服务平台,大力提升服务外包产业。

  7、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家推动东部沿海省份新一轮率先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国家发改委已启动山东、广东、浙江三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海南作为国内海洋面积最大省,应提升海洋战略,积极推进海洋产业的发展。重点以海洋游艇制造和海洋游艇旅游为突破口,带动海洋船舶工业, 延伸游艇制造和旅游产业链。积极引进海洋生物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海洋生物,推进海洋新能源、海洋渔业及深加工业、远洋海洋交通、海洋精细化工业。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

  1、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加强招商引资引技。把招商引资、招商引技作为重要措施,立足我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面向国内外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大公司、大财团和知名企业,有针对性的、积极走出去开展专题招商,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的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化基地,给予全方位的配套支持。力争2011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引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2、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创新资源集聚。学习借鉴粤、沪、苏等省市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的经验,下大力气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根据不同产业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链,在后续产品、配套产品上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并努力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把新兴产业化基地建成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3、必须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入手,实现各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我省是后发展地区,总体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和“命脉”,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证,推进自主创新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根本途径。要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在推进科技高端跨越的基础上,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性工作,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一批创新载体,着力从制度上培育起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

  4、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当前,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要依托我省自身的制度特色、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制定出台全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配套、土地利用、资金扶持、项目建设、技术攻关、市场拓展、人才支持、政府服务等方面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破除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性藩篱,破解困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

  5、健全完善投融资体系,运用多种金融手段刺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要认真研究国家和我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及时密切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态,组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调研, 强化金融服务支撑,对我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要优先提供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综合授信等金融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6、优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利用机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我省已经出台了《海南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办法(试行)》、《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了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要认真贯彻落实已出台的一系列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设战略性领军人才队伍,把有眼光、有实力、能够领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引进来、人尽其才。由领军人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把握产业发展路线。

  7、坚持市场化方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要坚持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坚持市场化方向,由企业自主决策、独立承担盈亏责任,政府的作用在于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跨越某些资金、资源障碍,协调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应注重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支持和鼓励企业创造适合于国情、符合新兴技术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组织模式,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集聚。

  (作者单位:海南省科技厅 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黄学仁 范益民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