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加强巨灾应急管理建设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甘学荣 江 宗 编辑:闵美颖 2011-05-09 15:55:05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11日以来,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等多种灾害叠加,从政府到国民在灾难中表现出的冷静、有序,曾得到国际社会一致赞誉。但随着抗击灾害的深入,凸显出日本政府在此次巨灾应急救援中存在严重的缺失,决策失当、协调不力、信息发布混乱,专业救援能力弱等问题一览无余,导致执政的民主党在4月的地方选举中失败,该党在此次选出的2328个道府县议会席位缩减至346个。日本的巨灾应急救援实践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应急决策应该果敢决断

  巨灾来临后,菅直人内阁几分钟内即成立对策本部并启动应急体制,其快速反应速度曾令人刮目相看。然而,快速启动不等于有效决策和快速运转,日本政府在事态恶化并事关整个东日本安危存亡的关键时刻只是扮演监督和批评的角色,并未积极获取处理问题的主导权,没有充分调动包括自卫队在内的国家力量来全力对抗危机,把责任完全推给了东京电力公司。东京电力公司作为民营企业,自然想保护自己的巨大资产,应对事故犹豫不决,错过了最佳应对时机,造成核泄漏事故不断升级。最终导致核泄漏现场工作人员在超高浓度放射环境下作业要频繁更替,人手严重不足,出现“招工,日薪40万日元”的奇闻。日本自卫队直到 6个反应堆中已有 4个受损,其余2个也显示出升温迹象才开始大规模参与核电站的冷却行动。《华尔街日报》援引日本政府人士的话称“此次灾害有百分之六十是人祸”。

  日本政府在本次巨灾应对中,敏感性不够,缺乏坚强有力的有效领导。作为世界唯一遭受核武器打击的国家,政府对核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重大灾难估计不足,缺乏担当,造成核泄漏事故蔓延发展是决策失当的重要体现。东京电力公司社会责任感缺失,一味想减少经济损失,反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性灾难。由此还可能导致民众产生对政府和大企业的长期不信任感这一严重后果。这启示我们,巨灾面前,在巨大财产损失和保护民众安全的两难选择中,决策者必须把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此作为果敢决断、定下决心的出发点,唯有如此,才能抓住应急救人的“黄金期”。只要极端重视民众生命安全,才可以收到取信于民的重要功效。而取信于民是执政的基础,这已经成为检验政府是否对民众负责的试金石。

  应该着眼最坏可能制定应急预案

  日本的核电站普遍存在设备老化的问题,使用寿命已接近或超过25至30年的最长年限,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等,发生事故的几率比较大。加之日本地震频发,四面环海,理所应当针对海啸、核泄漏事故制定一系列的应急预案。但本次巨灾表明,日本许多地方缺乏海啸和核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日本政府披露,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由于准备严重不足,只得派未穿防护靴的工人处理事故,2名工人被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灼伤。此前,海啸将仙台机场淹没,造成大量人员失踪和死亡。这次巨灾,暴露出日本缺乏海啸和核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应对无序。

  日本核危机是特大地震、特大海啸、断电、应急柴油机损毁、辅助给水系统瘫痪等一系列小概率事件同时发生造成的。日本民众本次巨灾中的生命财产损失启示我们,应急管理必须注重对小概率事件和事件叠加情况的超前谋划。鉴于小概率事件极易叠加成巨灾,形成极大的破坏力,在目前无力预测或者没有较好预测准确性的前提下,要着眼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来制定综合性和专项性应急预案,进行巨灾应急管理总体规划。切实形成上下衔接、门类齐全、完善配套的应急应战预案体系,确保不管遇到何种安全威胁,都能够及时启动,迅速应对,发挥作用。

{Ky:PAGE}

  应该突出应急协调

  地震发生后,各国政府相继向日本表示愿意提供援助,但双方却在协调物资需求上耽误了时间。在地震发生的当日,新加坡政府就表示已经准备好了 60吨救灾物资,包括 2万瓶饮用水、4400份应急食品、4350条毛毯和200个褥垫等。这些物资在得到日本政府发送许可之前一直滞留,直到8天后的19日才运出。欧盟也从11日就开始准备救援物资,但日本政府15日才告知欧盟具体需要什么物资。运输上也颇费周折,到26日才开始在灾区发放毛毯、褥垫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灾区许多避难所食物及御寒用品不足,一天只能给每人供应2个饭团。据不完全统计,不到一周,23名灾民居然在避难所中因冻馁而死。直到4月底,西方媒体普遍认为日本“沿海重灾区仍然和一个多月前没什么两样”。

  灾后日本紧急援助中心运作缓慢低效,不能保证国内外救援力量在短时间内进入灾区展开救援,大批救援物资积压,民怨极大。这就启示我们,在未来巨灾应急背景下,地方、军队及各方面救援力量要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应急协调,大力协同、密切合作,着力建立互通协调机制、联合行动机制,在国家与地方政府、与国际社会之间,军队与地方之间,地方政府与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流畅的合力,以此确保应急救援行动的高效运行。

  应该以信息透明赢取同情支持

  福岛核泄露事件爆发以来,对外发布信息的主要是官房长官、经产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和东京电力公司。但三方发布的信息相当散乱,且更新频率缓慢、数据不充分。信息混乱和矛盾的结果就是制造恐慌。很快,32个国家的驻日使馆临时关闭或退避南部城市,十几个国家开始有组织地“撤侨”,大批外国人争相逃离东京。日本政府近日关于“自来水已恢复安全饮用标准”的宣传,也丝毫没有阻挡住日本各地抢购瓶装矿泉水的热潮。

  日本官方和东京电力公司本应让民众感受到他们在救灾工作中是怎样为了公共利益而行动,增强民众对政府信任度,强化日本民众社会责任的自觉意识,以最大程度地集中民智,凝聚民力,把公共损失降低到最小。但因为信息散乱矛盾,民众产生怀疑酿就恐慌,对政府和大企业的不信任感倍增,加大了救灾的难度。这就启示我们,只要进行充分的信息公开,人们就能够保持对政府的高度信任,政府就能够获得来自全社会和国际社会的救援,从而高效完成自己的职责。在未来巨灾应急管理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舆论宣传主动权,及时发布真实准确、及时透明的权威消息,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途径让民众掌握实情,让国际社会了解真相,以此达到对内凝聚人心,统一意志,对外争取理解支持的目的。由此也可以借助媒体来树立和传播政府执政为民形象。

  应该加强军队专业救灾力量建设

  此次巨灾,是对日本自卫队的一次检验,但日本自卫队这次救灾“大考”的成绩并不理想。救灾初期,自卫队员的工具主要是木棒、铁锹和电声喇叭,没有携带生命探测仪等装备或救生犬,也未携带工程机械,“肩扛手抬大声喊”仍是自卫队基层部队的主要搜救方式,由于缺乏大型灯光照明设备,救援活动入夜后就基本结束。在港口设施普遍受损情况下,自卫队的登陆舰、气垫船等两栖舰艇发挥作用也有限,重型直升机在空运方面也未能发挥作用,不得不借助美军专业军事力量实施增援。尤其是3月14日上午,福岛核电3号机发生氢气爆炸,保护顶被掀开时,本应由自卫队及时从空中投放冷却水。但遗憾的是,直到 17日上午9时54分,自卫队的2架CH-47运输直升机才开始动作,从空中向第 3、4号反应炉降水。CH-47在接近100米以上的高空,慌慌张张以慢速飞行的方式实施降水,明显大大偏离乏燃料池所在位置。而且自卫队在整个福岛核电站事故期间表现平平,专业化程度令人生疑。

  自卫队在执行此次救灾任务中的表现暴露出其大规模非常规行动的能力不足,日本民众对自卫队的表现感到失望。这就启示我们,作为国家安全不能退让的最后一个关口,军队应当本着任务牵引、建为所用的原则,围绕核生化救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海上搜救、医疗防疫等方面,健全完善专业对口、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稳定可靠,并能与地方专业力量相补充、相配套的专业保障力量体系,配齐相应装备器材,并组织好有针对性的训(演)练,使之成为具备有效应对巨灾任务能力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骨干力量。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甘学荣 江 宗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