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激励让广大青年在农村也能富起来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徐祥临 编辑:闵美颖 2011-04-18 11:35:14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31日,共青团中央与农业部联合评选出来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表彰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回良玉副总理在会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引导激励广大农村青年创业兴业成才致富,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七大规划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那么,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农村是什么样子?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给出的答案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但幸福不仅仅意味着享受,更是对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回报。每一位受到表彰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都有苦干实干加巧干的感人经历。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表彰他们,正是为了造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新局面。

  再过10年,我国就要迈进全面小康社会的门槛,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是迫在眉睫。显然,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靠当下的青壮年劳动力,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美好蓝图难以变成现实。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城里到处是青年,乡下三八七零来种田”。全国农民工已达2.4亿,主要由农村青年构成。农民进城打工,主要不是羡慕那里的灯红酒绿,而是要实现他们的致富梦想。但这也反衬出在农村搞农业难以满足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致富愿望。这一现实是严峻的。如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当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那么就必须改变这一现实,做到进城务工经商能致富,留在农村务农也能致富。是去是留,给青年农民留出充分的选择余地。

  为了把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更进一步,“十二五”规划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出的具体要求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其中只有“高效”属于生产者的利益,其余属于全体消费者的利益。农民通过农业生产经营获得了高效益,他们才能形成为消费者提高数量足、质量好的农产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才能获得根本性保障。受到表彰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经验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不仅自己富裕了,还带动了本乡本土很多农民共同致富,给广大农村青年展现了靠发展现代农业致富的光明前景。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激励”广大农村青年“当好发展现代农业的排头兵”,显然,“致富”是最实在的激励。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与从事非农产业相比,靠农业尤其是靠生产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致富难度相对比较大,风险比较高。即使是评选出来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他们从事的具体生产经营项目也很少是粮食。但对于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在所有实体经济中又绝对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需要农民提供数量足、质量好的主要农产品,但从事主要农产品生产经营又让广大农民最难致富。但这个矛盾并非是无解方程。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农民增收幅度超过城镇居民,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战告捷。这要归功于党中央实行的一系列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心的支农惠农政策。今后要把更多的青年人吸引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第一线,关键是着眼于对青年农民的致富激励,扎扎实实地落实好“十二五”规划纲要相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方面向农村倾斜,做到交通、通讯、能源、水利、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发展条件城乡大体均等;二是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农地依法流转,扩大以农户为主的农业基本生产单位的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共同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既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又扩大赢利空间;四是国家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实行支持保护政策,让农民种庄稼的要素报酬大体上与到城镇务工经商相等,尤其不能低于到城里帮人栽花种草。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徐祥临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