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事业单位招聘如何告别“拼爹”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李曙明 编辑:闵美颖 2011-04-08 10:50:18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中组部、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公布“关于个别地方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和违规进人事件的通报”,曝光五大事业单位违规招聘案例:“考前漏题,局长之女考试得99分”、“违规进人,领导亲属调进系统内”、“内部招聘,只允许职工家属报考”、“因人画像,仅领导千金符合条件”、“擅改规则,陪吃陪唱成面试内容”(4月7日《京华时报》)。

  每一起事件,我们都可以看到权力的影子。当“谁爹官儿大招谁”成为录用原则的时候,这样的招聘必将失信于民。

  事实上,这些人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事先知道考题的局长女儿不是“心太贪”非奔着满分去,而是考八九十分“了事”;如果“因人画像”者不是“心太独”非弄成“一个人的游戏”,而是弄几个人“陪考”一下,他们还会被网友和媒体盯上吗?因为“玩大了”,所以“演砸了”,这让人心里不踏实,因为我们不知道,多少类似招聘因为“低调”而“成功”。

  这样的现实下,两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抓紧对事业单位进人行为进行全面彻底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可谓有的放矢。

  自查可以期待,但不可期望过高。这几起事件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舆论监督的结果,而不是自查、监察的结果。它们大多经历了网友爆料、媒体跟进、万般狡辩、无奈认错等多个阶段———对一些人来说,事实面前尚且狡辩,自查的效果似乎更难指望。

  有人会说,“那就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这固然不错,但舆论监督毕竟是事后监督,更重要的,对媒体来说,能否得到这方面的线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内部招聘”,一旦内部“铁板一块”,外人甚至不知道有招聘这回事,谈何舆论监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招聘工作本身入手。

  一些人为什么敢动“歪心思”?同样的舞弊行为,如果发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追究,而发生在事业单位招聘中,他们得到的,却多是警告之类纪律处分。再考虑到“东窗事发”的可能性并不大,比较小的违规成本,是一些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重要原因。

  一些人为什么想动“歪心思”就能动成?在这几起事件中,招聘条件似乎是一些人手里的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这和事业单位招聘法规不健全有关。和公务员招录有严格法律规范不同,事业单位招聘缺乏国家统一立法规范,这给“令随口出”提供了土壤。出台统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律或行政法规,已势在必行。

  有了统一法律规范,有了严格惩处措施,再加上强有力的舆论监督,事业单位招聘中“拼爹”怪现象,将成为历史。(李曙明)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李曙明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