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唱响和谐社会主旋律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闵美颖 2011-04-08 16:30:50
时刻新闻
—分享—

  

 

  李维贺(左三)与病逝儿子当年的同学在河北农业大学合影,同学们陪老人在河北农大参观。 韩元信 摄(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近日,河北农大一群毕业生坚持15年默默资助病逝同学双亲的故事,经光明日报、承德晚报和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众多报台、人民网等众多网站报道后,引起社会热烈反响。这是一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赞歌,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春天序曲。这个动人故事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处处都体现着大爱和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时时都反映着当代青年追求崇高的时代精神。我们要唱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连日来,很多高校师生表示,河北农大学子的事迹彰显了真善美、无私的爱心以及敢于负责的社会担当;不少读者致信本报,称赞受助老人李维贺辛勤打工、执意还账,体现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学界专家们认为,整个爱心故事,展现了中华传统德性的坚持,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牢固社会基础。河北农大校团委、校学生会发出倡议书,倡议青年学子“弘扬美德见行动”,“报效祖国献青春”,以实际行动,做一个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人。

  一件好事,一群好人,能够引起如此社会效果,确实令人欣慰。这个爱心故事虽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之举,但它的动人之处恰在于长期的看似平凡的坚持,鲜明地体现了人性的美丽与崇高。更为可贵的是,当这个温暖的故事经媒体传播之后,人们从中感受到了榜样人物的可亲可敬、可爱可学,只要想做,谁都能做。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自古以来,仁而爱人、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一直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基因,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才涌现出了一批批心忧天下的人、舍身取义的人、无私奉献的人;也正是这些人的挺立,我们民族的灵魂才保存了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崇高、最纯粹、最感人的部分。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和民族脊梁,我们也才能够趟过历史河流的重重险滩和漩涡,开启一段段风正帆悬的航程。以此来看,河北农大学子就像新时期涌现的先进模范一样,他们身上流淌着民族精神的血液,并在平凡的日子里,将那种精神之光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

  仁爱之心可以感染人,也可以激励人。在“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发现,李维贺老人虽经历打击、深陷困境,但在好心人的鼓舞下,仍能坚守诚信、还清债务,这同样展现了民族精神的重要传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社会秩序得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一个和谐的社会,只有奠定牢固的诚信原则,才能有效规范社会行为,也才能保持整个社会有条不紊地运行。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社会交往的频繁、利益结构的复杂以及人际关系的繁复,更要求人们坚持原则、信守承诺;不然,整个社会就会为此付出不菲的代价。因而,李维贺老人的诚信还债,不仅显现了闪光的个人品质,而且富于深刻的社会意义。

  毫无疑问,河北农大学子和李维贺老人之间的故事及其精神内涵,平实而深刻,朴素而丰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魅力。无论兼爱还是诚信,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不论何时何地,这样的主流价值和主旋律,都是人们十分珍惜的精神财富。当代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思想观念越来越呈现开放性和多样化。然而,这种复杂状况并不能削弱主流价值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反,社会越开放,主流价值的魅力越能得到张扬和认同。河北农大的这个故事再次生动地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空洞的原则,不是高深的概念,而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认可并正在实践着的社会主流价值。

  这个春天,“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的故事,犹如春风温暖了我们。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感悟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延续了15年的故事不仅尚未结束,而且还会持续下去,温暖更多的人。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