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时代如何面对谣言? 专家:信息公开机制要贯穿平时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彭薇 编辑:闵美颖 2011-03-23 15:27:2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国内受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影响而闹出的“抢盐”风波逐渐平息。不少人心中有疑问:谣言是如何产生的,又将止于何处?

  什么是谣言?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总结出一个关于谣言的公式:R=I×A。其中,R是Rumour,“谣传”;I是Important,“重要”;A是Ambiguous,“含糊”。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说,一件事情之所以引起谣言,说明它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含糊性,且事件和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度越高,信息不确定性越大,谣言滋生传播的空间就越大。日本核辐射事件中传出的各类谣言都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加上起初的不确定性,给谣言提供了成长“土壤”。

  这次“抢盐”事件中,让人惊讶于谣言的传播速度。谣言为何传播得如此之快?张国良说,如今,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快,范围广,个人就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成本低,传播起来很方便。所以,网络时代的谣言可能比传统媒体时代要多,会出现很多小道消息。”

  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海燕教授认为,人们有种倾向,更易重视负面信息,在有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面前,恐慌心理成为谣言传播的有利条件,群体焦虑性越强,谣言传播得越快。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这也是一种社会情绪的链式传播,在人际之间发生情绪感染,使某种情绪越传播越强化,被强化了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往往由本来的理性渐渐变为非理性。这也可从社会学和传播学所说的“社会流瀑”去解释,当我们对传言内容一无所知时,更容易倾向相信别人的所信和所为。

  如何让谣言中止?复旦大学社会政治学院腾五晓教授认为,谣言本身并不可怕,任何谣言都止于公开。国外有一句关于谣言传播的名言:“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要想控制谣言“走遍天下”,真理传播必须更加迅速,政府部门应该及时、迅速公开权威信息,消除人们的疑虑和恐慌。这次关于食盐的谣传中,政府应急速度快,权威部门和一些企业及时通过微博、电视等媒体,发布权威信息,让食盐供应恢复平稳,并未影响人们的生活。

  专家认为,政府部门的公开机制应更加健全。腾五晓说,权威部门的说法不能只是简单的辟谣,而应有详尽的数据和资料。受日本核辐射影响的一系列事件中,我们的政府部门考虑更加全面,并不是单纯地说“不受核辐射影响”、“海盐未受污染”等,而是列出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加上一些卫生和水产等专家的详尽解释,让老百姓彻底消除疑虑,及时粉碎谣言。张国良认为,针对谣言,权威部门不应只是“灭火者”,信息公开机制要贯穿于平时,而不只是针对突发事件,这样才能培养起各级部门的权威,取得公众长期信任。

  专家们说,网络时代如何面对谣言,这不仅是政府和民众的事,也呼唤有公信力的社会组织参与。在近来的谣言事件中,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通过网站和微博对民众进行核辐射等知识科普,扮演了重要角色。

  腾五晓说,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民间社会组织,“谣言粉碎机”无处不在,才能让谣言无处遁形。有时,我们的敌人并非谣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和不加反思的生活态度。比粉碎谣言更有价值的,是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本报记者 彭薇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彭薇

编辑:闵美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潮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