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在各个时代都有其时代性特征。执政六十多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已面临新的形势。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然表现出这个时代的特征。
一、实现执政理论的新武装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从思想上建党,这是区别于其他政党最大的特色与优势。从立党至今,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执政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实现党的执政理论新武装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时代性特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成了新形势下党的执政理论体系。党的建设的时代任务就是在不断丰富这一理论体系的同时,将其武装到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中,实现执政理论的新武装。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实现执政理论新武装中尤其重要。
实现执政理论的新武装的方法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说,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执政理论新武装首先从党员领导干部做起,各级党校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因此,党校应该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明确执政的新任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三十多年来,执政党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巨大的发展。但是,发展到当下,各种深层次问题已开始突现,已不容回避和搁置。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进一步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作为执政党必须面对和回答。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第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第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第六,坚持改革开放;第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执政的新任务。
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新的历史任务而进行,使每一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明确党在现阶段的执政新任务,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度中充分体现这一新任务的要求。任何脱离这一新任务而片面、孤立强调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是不正确的。把党的建设与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并明确这一新任务,就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时代性特征。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应立足于现阶段的国情、省情、市(县)情以及镇(乡)情,以科学发展观为党建根据,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党建基础,以有效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为党建目的,以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党建价值标准。
三、筑牢执政的新基础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向纵深发展,党的执政环境和基础发生明显变化,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农民的比例明显下降,并且身份复杂化;二是新兴工人队伍日益壮大,并且与传统工人阶级相比,其结构复杂化;三是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的出现,社会阶层和群体多元化;四是不同阶层的变动性和流动性增大,如此等等。面对执政基础的变化,必须在尽可能多的阶层、群体中厚植根基,获得广泛的代表性。
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应合理平衡党员结构,吸收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尤其是吸收新兴工人和农民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入党。新兴工人和农民队伍都是党赖以执政的重要基础,党除了要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外,还要让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加入进来,增强其自身利益的代表性。在发展党员这一问题上,目前有“精英化”倾向,认为吸收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入党能使党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体现党的先进性。笔者认为,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党的先进性还须建立在广泛的代表性基础上。因此,新形势下的党建必须重视发展新兴工人和农民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其次,新形势下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基层组织建设是重点。要全面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使党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和坚实的执政基础,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四、实践执政的新方式
民主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共有成果,是现代国家共同的追求。但是,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民主的方法、路径则是多样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正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和民主政治制度,并且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决定》指出:“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找到的中国式民主发展道路,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对民主形式的丰富和创新。以此精神为指引,实践党内民主已是必然。各级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实践党内民主,在坚持既有的人民民主形式的同时,创新党内民主的形式,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确立原则、完善制度,为人民民主起示范带动作用。
实践执政的新方式首先面临的是党内权力的产生问题,也就是党代会代表的产生,由上级党委提名,按上级拟好的人选全额投票,即权力产生于上级。这一方式在新形势下将面临挑战,广大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将得到保障,参与性将大大增强。其次是党内权力的赋予问题,党代表大会每五年只开一次、党代会将党内权力赋予党委之后便虚置的现状将改变,代之以党代会常任制,成为党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再次是党内权力的行使问题,党代会产生党委、赋予权力之后,常任机构仍然存在。如此一来,党委尤其是党委书记的权力行使将受到有效制约,决策的民主性将大大增强。最后是党内权力的终止问题,随着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的健全,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制约性将大大增强,党内违法违纪领导的权力将被及时终止。
五、掌握执政的新方法
马克思主义要时代化、大众化就要用时代化的形式、大众化的语言进行解读、传递和沟通。开会传达、做报告等已不再是最好的形式;文件语言已不再是大众乐意倾听的语言。即使是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除了中心组学习、干部学习论坛、党校培训、专题研修等方法外,也需要户外拓展、对话交流、互联网等灵活的方法。
从与社会大众沟通获得其认同的角度看,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学会善于利用媒体,学会和媒体打交道。因此,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具备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经常运用网络与大众沟通,这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从与市民沟通、政府决策的角度看,城市论坛是现代社会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善于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话,避免报告式或文件式语言。
此外,从节约行政成本、减少会议的角度看,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方法可以运用。总之,新形势下掌握执政的新方法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能力,党的建设在这个方面同样要体现其时代性。
(作者系广东省中山市委党校副校长)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春旭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