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着力点,提供了保证。
增强党性,筑牢求真务实之“志”。求真务实之心与强烈的爱民、为民之心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时刻将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将党和人民的利益当成至高利益,才会千方百计去“求真”,才能满腔热忱去“务实”,扎扎实实为民造福。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坚持求真务实有时会遇到困难和阻力。比如,有时讲实话可能得罪上司,影响仕途;讲正气可能得罪同事,陷入孤立;讲原则可能得罪下属,失去支持。因此,坚持求真务实需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求真务实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追求,外化为广泛的道德实践,升华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加强学习,丰富求真务实之“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知识必须丰富,眼界必须开阔,思路必须创新,而这一切,关键在于学习。一个在学习上没有追求的干部是没有前途的干部,一个在学习上没有要求的班子是没有希望的班子。要做到求真务实,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同时应学习有利于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各种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学习开阔胸怀、开拓视野、开启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以及领导科学发展和进行开拓创新的能力。
深入调研,找准求真务实之“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加强调查研究,务必在全面、深入、求实上下功夫。一是把握一个“全”字。努力做到脚勤、眼勤、口勤、脑勤、手勤,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况。二是突出一个“深”字。彻底改变“坐着车子跑、隔着玻璃瞧、注重听汇报、满足看材料”的形式主义做法,真正本着求深、求细、求准的原则,抱着不获实情不收兵、不得真理不甘心的毅力和追求,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三是注重一个“实”字。善于了解客观情况,勇于听取各种意见,敢于反映真实情况。搞调查研究,避免带“有色眼镜”、预设框框,先入为主。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应敢于“较真”和“碰硬”,不粉饰太平、不掩盖矛盾、不怕得罪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尊重群众,巩固求真务实之“源”。“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求真务实,需要领导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车间厂矿,拜群众为师,和群众交友,“问问家里长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同群众一起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集中他们的智慧,从而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实践中不断汲取求真务实的不竭动力。
完善制度,夯实求真务实之“本”。坚持求真务实,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而且要从制度上落实,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制度建设上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民主集中制度,公开办事制度等。另一方面,干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真务实的主体,要做到求真务实,关键在领导干部,因此,必须积极创新干部任用制度。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政绩,引导干部求真务实;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干部先任机制,凭实绩选拔使用干部,激励干部求真务实;三是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工作,确保干部求真务实。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