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中宣部要求各新闻单位组织记者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沉下去“接地气”,加深对基层情况的了解,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上海浦东新区区级机关干部就深入各居村委开展“走千个居村,听万户心声”主题活动,来到基层一线倾听和解决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
诚然,党员干部“接地气”,通过走基层多看看民情,多听听民声,不仅是在强化宗旨意识,践行以人为本,也是转变作风的体现。可是,也要防止出现将“接地气”当成“潮流”追逐的不好现象。一是容易刮“一阵风”,上级强调了会动一动、不强调了就停一停,节假日到了就跑一跑、节假日过了就搁一搁;二是容易搞“半截子”。到基层和群众中间的确跑了、转了、问了,“民情”、“民声”也装得一筐一筐,可“回营”后并不怎么上心,最后留给基层和群众的只是“等待”、“期盼”,甚至“失望”。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如今倡导党员干部“接地气”,重要的是要“接顺气”,做到“接长气”、“接实气”、“接热气”,真正使“接地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接长气”,就是不能患“冷热症”,把“接地气”当成逢年过节的“专利品”,要把“接地气”作为一项经常的、长期的、份内的职责和任务,经常做,做经常,防止和克服“短期”观念,真正使其常态化。要时时刻刻盯着“情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决策、干工作,一年四季都要把群众的衣食住行、疾苦冷暖记在脑中,刻在心上。倘若忽视了“接地气”的长期性,就可能会滋生机关里的“接官气”,饭桌上的“接酒气”,小圈子里的“接俗气”;就难以及时、全面掌握群众的真实需求和迫切需要,如此这样,即使费时耗力地制定出了一些惠民政策,筹划好一些惠民活动,也是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结果只能是出力不讨好,不仅得不到基层群众的认可,相反还会降低党委、政府的威信,有损党员干部的形象。
“接实气”,就是不能患“虚胖症”,做一些诸如“水中月”、“镜中花”、“树下影”之类“假、大、空”之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做到“接实气”,就是要有事无巨细的耐心,不担心基层的众多要求,不反感群众的琐碎唠叨,能够静下心来倾听民声,尽可能摸全、摸细、摸准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情况,自觉做到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和答复工作。尤其对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而且难度较大的问题,要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借助各方力量地尽早解决,一件一件地抓落实,一项一项地看成效,不见成效不撒手,见了成效不放松,真正做到不在层层研究、层层开会、层层表态、层层造势上做文章,多在层层想办法、层层献力量、讲诚信、层层见成效上下功夫,防止出现让群众“永久等待”的不良现象。
“接热气”,就是不能患“感冒症”,给基层和群众的总是一种冷漠的态度,一副冰冷的面孔,要跟基层群众交朋友,推心置腹地谈心交心,换位思考地解决问题。现实工作中,有些干部也在“接地气”,可接的却是“冷气”,谈心交心、说话办事缺少对群众的亲切感、亲情感,最后没能得到基层认同,受到群众欢迎。要使“接地气”变成“接热气”,就是要能放下“官架子”,防止出现指手画脚让基层提供便利条件,吆五喝六让群众当帮手的“倒服务”行为;要讲诚信,面对基层和群众的心声,既要敢于承诺,更要践行承诺,不能防空炮、假安慰;要重效率,防止出现把“接地气”当成差事应付,敷衍了事,防止出现质量差、效率低的结果;要强“公心”,防止带有功利色彩,出现完事后示意让下面给自己“报功”,甚至借机会在基层捞好处的私心杂念。只要干群感情深厚,干部就能“接热气”,就能主动、及时、经常地走近基层,走近群众,就能真正沉到一线听基层言、排基层忧,解基层难,即使有些难题没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基层和群众也会给予谅解,不会削弱党委政府在群众中威信,不会削弱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威望。
春节前夕,中宣部要求各新闻单位组织记者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沉下去“接地气”,加深对基层情况的了解,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上海浦东新区区级机关干部就深入各居村委开展“走千个居村,听万户心声”主题活动,来到基层一线倾听和解决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
诚然,党员干部“接地气”,通过走基层多看看民情,多听听民声,不仅是在强化宗旨意识,践行以人为本,也是转变作风的体现。可是,也要防止出现将“接地气”当成“潮流”追逐的不好现象。一是容易刮“一阵风”,上级强调了会动一动、不强调了就停一停,节假日到了就跑一跑、节假日过了就搁一搁;二是容易搞“半截子”。到基层和群众中间的确跑了、转了、问了,“民情”、“民声”也装得一筐一筐,可“回营”后并不怎么上心,最后留给基层和群众的只是“等待”、“期盼”,甚至“失望”。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如今倡导党员干部“接地气”,重要的是要“接顺气”,做到“接长气”、“接实气”、“接热气”,真正使“接地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接长气”,就是不能患“冷热症”,把“接地气”当成逢年过节的“专利品”,要把“接地气”作为一项经常的、长期的、份内的职责和任务,经常做,做经常,防止和克服“短期”观念,真正使其常态化。要时时刻刻盯着“情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决策、干工作,一年四季都要把群众的衣食住行、疾苦冷暖记在脑中,刻在心上。倘若忽视了“接地气”的长期性,就可能会滋生机关里的“接官气”,饭桌上的“接酒气”,小圈子里的“接俗气”;就难以及时、全面掌握群众的真实需求和迫切需要,如此这样,即使费时耗力地制定出了一些惠民政策,筹划好一些惠民活动,也是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结果只能是出力不讨好,不仅得不到基层群众的认可,相反还会降低党委、政府的威信,有损党员干部的形象。
“接实气”,就是不能患“虚胖症”,做一些诸如“水中月”、“镜中花”、“树下影”之类“假、大、空”之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做到“接实气”,就是要有事无巨细的耐心,不担心基层的众多要求,不反感群众的琐碎唠叨,能够静下心来倾听民声,尽可能摸全、摸细、摸准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情况,自觉做到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和答复工作。尤其对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而且难度较大的问题,要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借助各方力量地尽早解决,一件一件地抓落实,一项一项地看成效,不见成效不撒手,见了成效不放松,真正做到不在层层研究、层层开会、层层表态、层层造势上做文章,多在层层想办法、层层献力量、讲诚信、层层见成效上下功夫,防止出现让群众“永久等待”的不良现象。
“接热气”,就是不能患“感冒症”,给基层和群众的总是一种冷漠的态度,一副冰冷的面孔,要跟基层群众交朋友,推心置腹地谈心交心,换位思考地解决问题。现实工作中,有些干部也在“接地气”,可接的却是“冷气”,谈心交心、说话办事缺少对群众的亲切感、亲情感,最后没能得到基层认同,受到群众欢迎。要使“接地气”变成“接热气”,就是要能放下“官架子”,防止出现指手画脚让基层提供便利条件,吆五喝六让群众当帮手的“倒服务”行为;要讲诚信,面对基层和群众的心声,既要敢于承诺,更要践行承诺,不能防空炮、假安慰;要重效率,防止出现把“接地气”当成差事应付,敷衍了事,防止出现质量差、效率低的结果;要强“公心”,防止带有功利色彩,出现完事后示意让下面给自己“报功”,甚至借机会在基层捞好处的私心杂念。只要干群感情深厚,干部就能“接热气”,就能主动、及时、经常地走近基层,走近群众,就能真正沉到一线听基层言、排基层忧,解基层难,即使有些难题没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基层和群众也会给予谅解,不会削弱党委政府在群众中威信,不会削弱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威望。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秦继成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