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12月21日至22日,中宣部、文化部在河北霸州召开全国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会议指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在基层、着力点在基层。要探索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模式,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农村文化大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地方反映,由于缺乏长期保障机制,文化大院慢慢唱起了“空城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今天,我们刊出这篇来自河南永城文化大院的报道,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提醒和启示。
新闻回放
今年5月,一篇发表在河南永城网站上的题为《永城农村文化大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帖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帖子中提到的文化大院问题是否属实?“铁将军”把门的现象是否依旧?农民对文化大院的印象和需求究竟如何?其中的“对策”是否被采纳并实践?
时隔半年,记者来到河南永城市一探究竟。
隆冬时节,寒气袭人。
12月11日,夜幕刚刚降临,永城市演集镇丰庄村的文化大院里又开始了往日的热闹:活动室里,投影屏幕前座无虚席;棋牌室里,几位老人正在悠闲对弈;阅览室里,十几个年轻人在翻阅报刊;操场上,有人在打篮球,一群孩子在旁边嬉戏……
看着此情此景,村主任陈玉真深有感触:“过去哪有这么多文化娱乐活动?一到农闲,憋得心慌,就有人开始赌博、酗酒、搞迷信活动,甚至还有人吸毒。现在,三五个人一凑,就能弹唱起来。长知识、锻炼身体、学技术、学法律,能干的事多了去了!”
重建轻管
大院曾唱“空城计”
“空空荡荡一间房,密密麻麻蜘蛛网,破旧不堪几本书,冷冷清清不见人”……帖子里反映的情况是否存在?
当地一些干部告诉记者,虽然永城市对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很重视,2007年就已开始因地制宜、分批推进。但毋庸讳言,跟全国很多地区一样,文化大院也曾遭遇尴尬。
有村民直言,“村文化大院和村室在一起,刚开始时还热闹过一阵儿,每周开放两三次,后来都是村里开会时才开门,更别说搞文娱活动了。”
文化大院唱“空城计”的现象引起了当地政协的关注。2008年,时任永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的朱继彪与王向军、李祥彬联合调研后发现,除个别文化大院活动正常外,多数存在问题。常年“铁将军”把门的文化站点,成了村民眼中的“摆设”。
村民王宝民表示:“我们这儿的文化大院是村委会直接管,很少开放。每月一次电影下乡都不在大院里放,其他就更没啥活动了。书也看不到,一些设备还在乡里和村里的仓库里存放着呢。”
按理说,基层文化机构尤其是文化站有建制,有人员,有资金投入,开展文化活动应该不难,为何却濒于瘫痪?茴村镇镇长梁素华分析,以前乡镇文化站干部大部分时间用在政务、经济工作上。可以说是“干了别人的活,荒了自己的地”。即便是开展活动也多在乡政府,干部们台上看,群众站在下面望。“地点远,时间短,内容死板,谁会喜欢?”
“调查发现,由于疏于管理,导致村级文化大院后劲不足。”分析群众对文化大院热情不高的原因,朱继彪认为,一是大院相对较远,不如在家看电视、打麻将方便;二是农村青壮年绝大部分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幼在家,无人去关心大院的情况。
“财政配置的篮球架等器材设备、书籍,或丢失、或凌乱、或毁坏、或闲置,管理十分混乱。”调查结果让朱继彪颇感忧虑:文化大院建成之后如何保持活力?内容如何丰富?设备如何保管、更新?书籍如何添置?“一句话,就是如何使文化大院保持长期生命力、凝聚力,使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2009年2月,朱继彪牵头撰写的调研报告《永城市农村文化大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政协提案的形式,向市里反映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强化乡村对文化大院建设与管理的责任,经常开放;与新农村建设、党团活动、青年民兵、治安联防、计划生育等工作互为补充;实行专人管理、建档立卡、集文化活动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市乡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和投入等,真正发挥作用,让文化大院成为农民乐园、科技课堂、休闲广场。
今年5月,一位名叫“火龙果”的网友,将提案发到了“永城人”网站上。
多管齐下
大院开始有人气
提案提交上去后,很快有了回音。
“市里对政协的提案非常重视。我们联合文化等部门出台了具体解决措施。”据永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振华介绍说,这些措施包括:把文化大院建设与管理列入新农村建设综合目标考核,实现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出台加强文化大院管理办法,要求各乡镇必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结合新农村书屋建设增加图书存量,并实行借阅制度,搞好档案管理,确保图书的有效利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等。
永城市还要求:依托文化大院,探索“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组织送戏、送电影下乡。
所谓“政府买单,群众看戏”,是政府与该市豫剧团签订“以钱养事”公益性文化服务协议,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列支一部分文化活动经费,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费欣赏到优秀剧目。演出结束后,剧团可以凭借乡镇、村所出具的演出证明到财政部门领取补贴。
截至目前,永城豫剧团已累计演出700余场。仅今年上半年就演出80余场,观众累计超过12万人。送戏下乡,不仅繁荣了农村文化,也让专业剧团“起死回生”有了大市场。过去,剧团主要依靠在城区商演和周边地区庙会上演出维持运转,每场一般都在1500元左右,演员温饱问题难以解决,而现在一场可以获得3000元的财政补贴。
“虽是政府买单,但更要保证节目质量。戏不好,谁看你演?”豫剧团团长唐于灵说得很实在。为了创造出更多精品剧目,当地为《张娘娘新传》、《梁祝》等新剧目投资近200万元,演员们还深入乡村鼓励指导农民自编自演。每年培训200多名农民艺术骨干,发展民间演出团体70多家,常年活跃在乡村及周边地区。
仍有难题
大院如何常热闹
截至目前,永城市29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文化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村级文化大院424个,还有20个正在建设中。除中央和省市配套资金外,当地每建一个文化站奖补资金10万元,每建一个村级文化大院奖补3万元,累计投资达4000多万元。如陈集镇建起了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的高标准文化站,配备各种演出设备、各种图书1万多册,受益群众近5万人。
吕小楼村民王翠兰告诉记者:“我们村里的大院,如今可热闹了,以前都是一些党员干部往这里跑,现在全村男女老少都爱来这里。”
顺和乡党委书记谢学祥认为,“这种转变的背后,是文化大院已成为各村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永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王晓五坦言,资金保障让永城市的基层文化建设位居前列,但如何让已经完善的设备和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仍是当地目前的最大难题。
不过,永城也有了“下一步”:将对农村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实施专职干部、专人负责,并让新招录的大学生村官负责管理文化大院,尝试将图书阅览纳入就近学校管理等。(曲昌荣)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曲昌荣
编辑:闵美颖